
成长,是一个困惑接着困惑,痛苦接着痛苦,迷惘接着迷惘的过程,这个过程要远远复杂于毛毛虫破茧化蝶。
成长,不仅仅是鲜花、甜蜜、称赞、窈窕或健硕的身材、美丽或英俊的相貌,还有各种痛——惨痛、剧痛、隐痛,而有些痛,你可能根本都不知道它何时而来,何缘而起,何时方终,而这些痛苦恰恰如心在流血,痛楚却无助。
你身边出现的每个人,都有他们自己的天地,因为你们有相交的部分,所以你们可能成为朋友,但不要幻想彻头彻尾的亲密无间,“无间”的结果必然是分开,也不要因为你们还有不重合的地方而悲伤。
在你生命中出现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无论当时给你带来的是欢愉还是痛苦,是希冀还是绝望,是笑容还是泪水,你应该知道,这就是上苍给你的,它们没有对错,只有对于你意义的大小,它们在那个时间那个地点完成了它们的任务后便以悄然消失,只给你留下思念的涟漪。
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你要知道,它们属于你的生命,而不是你的生命属于它们,如果想让它们更有价值的话,请用你最精彩的生命历程来证明。
真正的朋友,并不一定是成天都和你粘在一起的人,也不一定是和你有一样兴趣的,甚至也不一定是和你有一样志向的人,但他(她)一定是当你需要时,最愿意出现在你身边的人。
如果你真的在乎一个朋友,请你告诉他(她),让他(她)因为你的在乎而骄傲;如果你确实需要他(她)的帮助,也请告诉他(她),让他(她)因为你的需要而充满力量。
要知道,爱≠爱情≠婚姻,爱是一个人的事,爱情是两个人的事,婚姻是两个人加上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事。所以,爱一个人容易,让你爱的人也爱你就不那么容易了,而婚姻则更加多了一些生存所必需的琐碎。
“情人眼里出西施”的意思是,这个时候他所迷恋的其实是自己虚拟出来的爱人,他(她)提取了她(他)身上的某些自己喜欢的信息,然而选择性地忽略了其它自己不欣赏的方面,然后再用自己的想象虚拟一个近乎完美的爱人,然后狂热地去爱,愿意为他(她)做一切,甚至可以为他(她)而生,为他(他)而死——说白了,这是在与虚拟的自己恋爱。
就算他(她)是你的知己,真正的知音,这知己、知音也往往很难在生活中长久地存现,因为知己、知音的惊喜是需要长久的期待作铺垫的,而生活中的琐碎完全可能将这种惊喜磨成无奈,所以有这么一句忠告——不要和你的知己(音)结婚,很有道理。
成长的时候,需要弄明白自信与自负的区别,不要过分地张扬,也不要过分的自谦,要知道,自谦过头了就是另一种形式的自负,但也要知道低调和自信并不冲突。
永远不要觉得自己会众望所归,面对着一个机会,如果企望自己“众望所归”地被推上去,往往会失望的,因为你其实是要周围的人亲口承认他们不如你,平心而论,绝大部分人并不愿意这样认为——尽管他们可能确实比不上你。
一个问题的解决往往有助于其它问题的解决,但不要指望能一劳永逸,因为你接下来还会遇上别的问题的,所以,无论经验还是教训,它们的终级意义永远在于今天。
当某一个问题实在不好解决时,不妨“把它们拉出去埋了,活埋!”,先图个眼不见为净再说。这不是逃避,要知道“勇敢”包含两层含意——不怕不该害怕的,害怕应该害怕的。
不妨记往这几句话——择高处翼,居中间坐,向宽处行。
成长的时候,需要不时地回顾一下,但不要嘲笑自己当时的幼稚,就像青蛙不会去嘲笑蝌蚪一样。你应该知道,有可能当年的幼稚中有着你长大之后所稀缺了的纯真、无私、勇敢、坦荡,所以,你应该向纯真无私勇敢坦荡的孩子们行注目礼——包括当年的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