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清徐人,就吃清徐醋!” “清徐”二字成为宁武最暖心的名片 作者:张月英 时间:2018-01-26 次数:197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感恩清徐人,就吃清徐醋”
  日前,在宁武县,这句因爱而生的清徐点赞语,已成为宁武人的口头禅。
  不仅如此,在宁武县圪廖完全小学等10所学校,对于“清徐”的了解宣传已进校园、进家庭、进村庄。近日,记者连线宁武县红十字会会长亢小平,亢小平对记者说的第一句话就是:“祝贺清徐县荣获省级文明县城称号!清徐人是有格局、有大爱的人,清徐无愧于这一称号。”言谈中,对于我县的关注与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2017年12月下旬,省文明办向社会公示了2016年—2017年度山西省精神文明创建各类先进典型建议表彰名单,清徐县再次蝉联省级文明县城,成为太原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区。
  获悉清徐荣获省级文明县城称号的宁武人,由衷地发出了:“文明县城,我为清徐投一票;数文明县城,还看清徐”等饱含深情的点赞语。其实,在宁武,对于我县的关注、评价,不仅有这些点赞语,更有着一条条由爱而生的“广告词”……
  据亢小平介绍,在宁武圪廖完全小学等学校都专门开设了感恩课,内容就是“记住清徐”。老师告诉孩子们,在这个寒冷的冬季,是清徐的爱心志愿者为大家送来了暖冬衣物,让大家在寒风中不再害怕。老师还告诉孩子们能够记住清徐的办法是:清徐有两张名片,它们是清徐老陈醋与清徐葡萄,他们还告诉学生,清徐是《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故里,清徐刚刚获得省级文明县城荣誉……
  亢小平告诉记者,日前,在宁武县,有10所学校的430多名贫困留守儿童,均为清徐爱心人士的帮扶对象。这些爱心人士,除了来自清徐县第二人民医院志愿者服务队这一爱心团体,还有徐沟红领巾爱心总队的270名爱心人士等,正是由于清徐爱心人士的付出,使得相隔200公里的宁武与清徐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新闻链接:宁武圪廖完全小学:106名学生中,一半单亲,2/3的贫困生、留守儿童
  宁武县圪廖完全小学地处大山深处,距县城宁武45公里。目前有学生106名,其中,经县级部门审定的贫困生75名,留守儿童70名,单亲家庭儿童约50名。
  圪廖乡属于农业乡镇,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无霜期仅有120-130天,土地贫瘠、种植品种单一、产量少,靠天吃饭现象严重。圪廖村的村民们大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和孩子。圪廖小学是寄宿制学校,学校有20余名教职工,很多老师把这些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看待,甚至有的老师每个月的工资都要拿出一部分花费在这些孩子身上。
  县二院:做时代新人树爱心品牌
  1月4日,县二院志愿者服务队在大雪降温之前,将价值15135元的御寒校服和百余件爱心人士捐赠的衣物,通过宁武红十字会及当地政府与圪廖完全小学悉数对接。
  2017年6月18日,清徐二院40余名医护人员组成的爱心团队,远赴宁武县圪廖乡圪廖完全小学,开展了“‘两学一做’在行动,对口帮扶献爱心”捐资助教活动,捐赠了价值2万余元的爱心物资,县二院志愿者还为这里的孩子带去了医护急救知识讲座,为教职工进行了体检。
  2017年12月19日,县二院举行“担复兴大任、做时代新人——志愿者服务在行动”启动仪式。
  2017年12月27日,由县二院志愿者服务队、清徐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牵头捐赠的“点亮爱的心灯”玫瑰书屋在东于学区东高白小学正式落成。县二院捐助了总价值2万余元的爱心图书、学习用品和爱心体检卡,以及急救箱6个。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