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关光远同志 作者:李中 时间:2017-11-13 次数:189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真是光阴似箭,日月如棱,不知不觉,关光远同志离开我们三年多了。他家就住在我们单元楼下,我住三楼,他住一楼,我每天下楼,他的音容笑貌就好像在我眼前,浓重且长的寿眉,光洁微笑的脸庞,重重的徐沟口音:“李主任,胡须长了,该刮了。”“李主任,走路慢,说话慢,啥也慢,但写字快,一篇文章,很快就写成了。”
  1990年至1998年,我俩在一个单位曾共事八年。退下来后,他又当了十多年关工委主任,直到他去世。
  我俩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爱好。都爱看戏,爱看书,爱谈古论今,爱写作,爱喝酒,爱旅游。但也有不同之处。他看戏,能看出门头角道,而且能说戏,他身边常有人听他说戏;我只是看红火热闹。他看书,看得细,还记读书笔记;我看书,比他看得快,不记读书笔记,看后就忘,不求甚解。他谈古论今,谈得认真,有时还问人们:“你知道什么是举案齐眉?”“你知道什么是结草衔环吗”……我则是谈谈了事。他写文章,好引经据典,讲求文法,还夹带文言;我写文章是通俗易懂,说明则可。他喝酒,原来没有我喝得多,但越老酒量越大;我是越喝越淡,80岁后基本不喝了。我不吸烟,他吸烟,有一次,他到市委党校学习,后来就戎烟了。我说:“很好,老关,今后就别吸了。”但后来,他又开始吸了,而且越吸越厉害,一支接一支,香烟不离嘴。
  他出了两本书,一本是《村名集锦》,一本是《谈史说戏》。前一本是我帮他编辑的,书设了三个附录,其中附录三是有关村名的民间传说,是由我收集整理的。后一本书,他请我写了篇序言。他写村名介绍时,我曾为他提供过资料。我写碑文抄注时,他为我纠正过错误,我俩就是这样不离不弃,互相帮助,不是兄弟,亲如兄弟。我的孩子们说:“关主任是做学问的,你是瞎写。”说得对,光远同志研究问题十分认真,下苦功。比如:中国历史上出过多少皇帝?他们的年号是什么?庙号是什么?坐了多少年?捋得一清二楚。这类事,我是办不到的,他在临终前,还编了一本书,是有关姓氏的,可惜没有出版,如果他的子女们能将这本书印出来,是对他父亲在天之灵的一种安慰,对社会也有好处。
  可惜光远同志走得太早了,才活了七十七岁,焦树志同志说:“七十七岁是喜寿,八十八岁是米寿,九十九岁是白寿,一百零八岁是茶寿。”关光远同志是达到喜寿了。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