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1957年出生在乡下一户农民家庭中,从小受父辈和兄长的影响,自幼勤奋好学,受过高中和师范两级学校的中等教育。高中毕业后务农三年,正赶上高考制度改革恢复。经过1978年全国统一的严格考试、择优录取,我以优异的成绩金榜题名。最初我选择了太原师范学校,最终太原师范学校选择了我。毕业后在清徐县直机关工作了30多年,如今,我已退休在家。
在这30多年中,我曾作为一名科技人员,分管全县学生的青少年科技工作,也算在祖国的苗圃里辛勤耕耘过,把30多年的花样年华献身在党的科技事业上。
根据上级安排,我们每年组织一次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在这30多年中,我一共收集过学生的小论文、小发明等科技作品8千多件,其中有二千多项作品获得过省市科协颁发的科技大赛奖,有十多项作品获得过全国科技大赛奖,其中清徐中学王建飞同学的小发明——多功能自动笔,于2000年获得了全国一等奖与“长江小小科学家”三等奖。给清徐中学赢得了3万元大奖,同时王建飞同学也获取李嘉诚基金会个人奖7000元。
在这30多年中,我勤勤恳恳地学习,踏踏实实地工作,真真诚诚地处事,堂堂正正地做人。凭着对祖国科技事业的一腔热忱,调动起孩子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锻炼了他们勤于动手、勤于动脑的能力,同时也为我县青少年科技工作争得了不少荣誉。我自己也连续30多年都获得省市“优秀科技组织工作者”的光荣称号。
在这30多年中,我喜欢看书读报。上班看、回家看,有空就看。每天夜晚躺在床上不看到十一点多是绝不熄灯的。
我喜欢文学与数学方面的知识。在中学读书时,这两方面的知识成了我的最强项,1978年高考制度恢复,我参加考试,数学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令同班同学好生羡慕。但几十年坐在机关办公室工作,一点用武之地也没有。几十年下来,所学的知识也都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至于文学,在机关工作,接触面是比较广泛的。单位上需要起草的文件和单位每年的两次工作大总结(年半、年终),以及一些工作方面所需的零碎写作与需要报道的一些工作事迹、信息等等。这样一些大型、小型写作类型的工作,领导一般都安排给我来承担。我接到任务后,总是孜孜以求,努力向单位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在这30多年中,我一边学习,一边工作,通过看书读报,加之对文学知识的无限向往,使我的文学素养有了一定的延伸和拓展。有些时候,我也试着创作一些短文,如果对某种事物感兴趣,只要心有灵犀,那就来一次提笔写作,然后进行字斟句酌的推敲与加工修改。虽然我没有能力创作出“脍炙人口”的美文,但也总得让它具备一些文采。清徐报社与太原科协期刊以及我县的《清徐老年》,都采用过我的不少文章。2006年1月1日,太原市科协曾给我颁发了采编证,给了我可以在本市范围内随时进行采访编辑的特权。从此我便成了太原科协期刊的一名采编成员。2008年我的一篇“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征文”曾获得清徐县直工委二等奖与中共市委办公厅的表彰奖励。
因此,在我看来,磨炼也是一所大学。它能让我在磨练中奋进,在奋进中成长成熟!
我喜欢钻研问题。不论是什么知识,一旦逗起我的兴趣来,我便一钻到底。不钻出个子丑寅卯来,我是决不会甘心罢休的。别的且不提,单说学电脑就可以验证这一点。公元两千年以前,我对这个庞然大物束手无策,盯着这个怪物只是发呆发傻,不知该从何下手。不曾想在日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它竟成了被我驯顺的奴隶。需要时我就操作它,它就只得乖乖地为我服务。在这近20年的时间里,word文字打印编辑系统、WPS表格系统、图片修改美化软件、相册制作软件、视频编辑软件、美图秀秀、格式工厂、图片工厂、QQ影音等等,这些软件的各种性能任我发挥利用。这期间,因为它经常为我操劳过度,不堪负重。有两台电脑早已老化退役,现在为我上岗服役的已是第三任电脑了!
我喜欢弹琴。在师范学校读书时,很肤浅地学了一点乐理知识。但想弹琴还没有那个条件,因为家里没有,教室里也是只有一台脚踏风琴还轮不到手,2013年退休后,正赶上县里创办老年大学电子琴班,在这里遇到一位电子琴授课老师,他不仅知识丰富,而且有着超强的教学才能,通过四年的学习,使我的乐理知识由不懂到懂,电子琴弹奏由不会到会。尽管我天生没有一副亮丽的歌喉,但抽空还是要弹弹琴、品评谱、哼哼小调。
2016年9月,我又开始学二胡。刚开始很难,无论怎么听辨操作也过不了定音这个关。再有,右手很难掌控运弓力度,一拉就发出刺耳的杀鸡声,令人听得毛骨悚然、一身冷汗。还有,弓毛擦不响内弦,发不出声音。弓子走的总是一大片而不是一条线。就这样硬生生地去拉弓,不知把弓毛拉断多少根。左手也不会半握拳,左手手指根本不知该何去何从。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在老师的耐心教育和正确指导下,我的问题虽然纠正了一些,但音准的问题,揉弦的问题以及其它方面的很多问题还都难以解决,目前来说这些问题都在困扰着我,它们还都是我难以越过的坎。二胡,作为乐器里最难学的一种,再下十年功夫来学习,在我看来都不为过。
最近十几年,我又对养生知识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期间,我有空就学中医,一边学,一边收集记录。中医方面的知识,我光用手抄就密密麻麻抄写了十几大本。共收集了养生堂专家提供给大众的药方六百多个,收集了报纸上的民间验方一千多条。不管是那种报纸,只要上面有验方就收集,好多报纸都被我剪成了窟窿。现在,我剪贴的十几大本偏方与健身知识装了满满4个档案盒。其中一部分早已被清徐县科协采编利用,编制成一本内部宣传资料,印刷了505本小册子发放出去。另有一部分验方与健身知识也已被我录入了电脑存储起来。
为了输偏方,我常常是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几小时,坐的颈椎僵硬、肩背疼痛。原有的颈椎病又严重了起来。上机时间长了,猛一站,就感到头晕眼黑、腿脚麻木站不住。两个女儿看我这个样子,常常问我:“妈,你干这个,目的是为了健康,还是为了不健康?”“你图的是个啥?”老公也说我是走火入魔了。有时,我上机上累了,就督促两个女儿接替我,时间一长,两个女儿也受不了。她们都说她们的颈椎也快跟我一样了。
现在,我的生活已离不开养生知识的指导。只要一有空,我就翻翻中医书。只要身体有不适,我就利用所学的中医知识来调理自己,从而让健康问题得以尽快解决。
除此,我从小也对中国历史感兴趣,除了在学校学到的一些历史知识外,中央十台的百家讲坛我不仅是每讲必看,而且是首播首看,重播重看、再播再看。恨不得把那些知识一下都吞到肚里去。
我喜欢欣赏与收集古诗文。我的QQ空间里储存着我所收集的大量古诗词。
近代的有毛泽东诗词大全,古代的有唐诗、宋词。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的;有李清照的,有刘禹锡的,也有边塞诗人岑参高适的等等,还有其他许多古代名人诗家的。
我喜欢剪纸艺术。剪纸是我激情燃烧的舞台。有空我就坐在电脑前上网,在全国各地的剪纸网中淘宝。现在,我已通过互联网收集了三百多幅上档次、上质量的剪纸图案。能剪的都被我打印成册。过于细腻难剪的就保存在电脑里进行欣赏。部分喜庆图案已被我剪成作品,有的作品已经赠送给了新婚在即的亲朋好友们。
我喜欢织毛衣。利用业余时间,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织,一织就是十几年,直到织出颈椎病,头晕眼花手麻木、牵引治疗不见效,这段织毛衣的历史才让我很不情愿地划上了句号。
我喜欢养花。我所养的花卉占据了家中的不少面积。老公和两个女儿嫌家里没了活动场所,他们结成统一战线对抗我,一起向我发起攻击,都说我脑子进水了,但任凭他父女三人怎么说,我依然初心不改。
我喜欢旅游,年轻时由于工作忙碌、孩子拖累没时间去出游。最近十几年每年最少也要出去游一趟,散散心、观观景。只有今年是例外。因为今年事情太多走不开。现在想来觉得也有点遗憾。
我喜欢拍照摄影。为拍照买过三个相机:从傻瓜到数码、从黑白到彩照、从低像素到高像素。经过这样两次优胜劣汰,相机的清晰度以及其它性能都大大提升。每到春暖花开的季节,我就拿着相机出去踏青拍照,到公园或到五彩缤纷的地方去拍摄。一则是为了给身体汲取天地之灵气,再则是为了赏景拍摄把瞬间的美景定格为永恒留存下来,然后回来打开电脑进行美化编辑做相册,将如歌岁月变成一种历史资料来回味。现在我的电脑里就储存着不少这样的电子相册。
在老年大学的课堂上,老师的精彩讲解过程以及教学弹奏示范曲,每每都被我拍摄下来做成视频资料发送到微信群里去,便于大家留存资料和复习巩固。
除此以外,我的其它喜好也不少:
如:从颜色上来分,我喜欢的颜色是黑色。我的衣服,大都是黑色的。一则,因我体态缺乏清秀,身着黑色会给人一种视觉的错位。再则,同学们都说我皮肤较白皙,着一身纯黑会打造出不凡的精神气质来。在衣着的款式方面,我比较随意,一般来说我崇尚的是简洁、大方、自然、休闲。我从不追时髦、赶流行、图名牌、求昂贵,只要穿着合身得体就可以了。
服装裁剪与缝纫也曾经是我年轻时的一大喜好。为了掌握它,跑了几家书店选购回书籍,硬是把自己宅在家中研磨了好几天。看出了一些裁剪缝纫的门道后,就毫不犹豫地买来布料,计算好裁剪所需的尺寸,然后利用几何绘图的制图原理进行绘制、裁剪,最后上机进行缝纫操作。没想到,我的第一件试验作品竟然出奇的成功,就连名副其实的裁缝大师都对我给以赞誉。从此,汗衫与西式长裤短裤之类比较简单的服装裁与缝,就成了我得心应手的事情。不过,现在的人观念都变了,对服装的要求越来越高。当今社会也是物质文明的超常时代,商场里不乏做工精细、面料考究、款式新颖、美观大方、合身得体的各种服装。自制的衣服没人穿,因此,我那刚刚萌生的裁剪缝纫新芽就被扼杀在摇篮里,并逐渐淡出了我的生活舞台。
另外,还有一件事就是交朋友。
在交友这方面我是比较慎重的。对陌生人我常常产生一种谨慎与戒备心理,因此我的朋友大都是同学和同事。
谈完了我的工作、学习、兴趣和爱好后,也该说说我自身的不足之处了:
我不善于做家务。做家务是令我头疼患愁但又被迫无奈的一件事。
我不善于烹饪。我烹调的饭菜很少能受到家人的表扬。
年轻时,我也有脾气不好的时候,心情烦躁就对着两个孩子发脾气,她们恐惧我,都跑进卧室藏了起来不敢露面。但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也都长大了,而我的脾气也被岁月这把无情剑削磨的没了棱角,再也产生不出当年那盛气凌人的状态了。
以前,我也爱唠叨。这常常让丈夫和两个孩子都受不了,而现在,年龄增长,事情繁忙,我也没了那唠叨的时间和精力。
朋友们,至此你们该知道我是怎样一个人了吗?
现在,虽然我已年届六旬,但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我凭着一股不服输的犟劲,仍在不懈地努力,不停地学习,和年轻人争高下。只要有明天,今天就永远是起跑线。我虽然是一朵小小的浪花,但我一定要设法紧跟上浪涛前进的步伐,把自己融入大海里,绝不能让奔腾不息、飞速前进的大浪把我甩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