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节,为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自古便有中秋祭月、赏月、吃月饼、饮桂花酒等习俗,人们以月圆示人之团圆,寄托思念家乡、亲人之情,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祈盼。中秋节,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正因为如此,月亮也成为了文人墨客笔下的常客,从古至今,关于对月亮的描写不胜枚举,国人对月亮的偏爱,可见一斑。
今年,是我过的整整第三十个中秋节。月,还是一样的圆,月饼,还是一样的甜,可心情却与以往不同,除了有过节的喜悦,也许……
多了一份怀念。良辰美景奈何天,时间,疯了,累了,痛了,人间喜剧,笑了,叫了,走了,青春离奇。年华青涩逝去,却别有洞天。
多了一份“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的感叹。
多了一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是故乡明”的感慨。
多了一份月落乌啼总是千年风霜的感知。
多了一份“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感触。
此刻,我又想到了林清玄的散文《不要指着月亮发誓》,意思大概是说,“因为月有阴晴圆缺,如果要发誓,请对着自己发誓——让我们真诚地对待人间的一切情爱吧!”。
我想,对于自己也是这样吧。人,更多需要的是自己与内心的联结,愿三十而立的我们,能够多给自己内心一份笃定,能够真正做到三十而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