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5日到7日,清徐县残联组织8名残疾人运动员组成的代表队,参加了太原市第11届运动会暨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参加了听力组田径、上肢和下肢组田径、上肢和下肢组乒乓球、羽毛球等13个项目的比赛。在全市11支队伍中,我县取得了团体总分第四名的好成绩,创我县残疾人市级运动赛历史新高。同时,与会运动员在个人比赛中共获得3块金牌、4块银牌,4块铜牌的好成绩。
为发展体育运动,充分展示我县残疾人队伍风采,本次比赛前,县残联经过了三个月积极紧张的筹备工作。从筛选到组织集训再到比赛,均做了认真的准备。活动得到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也得到县文化局、教科局、学校等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怀、帮助与积极的配合。
本次比赛中,我县残疾人运动员代表克服了自身身体上的缺陷、体力上的困扰、家务上的繁忙、舆论上的顾虑、以及缺乏比赛经验等心理压力,以勇于拼搏、自强不息、敢于担当,乐于吃苦的精神,全身心投入到这次活动,涌现出许多感人的事迹。
从三个月之前的报名之日起,八名运动员便自觉在家开始了体能技能上的强化训练。
单臂姑娘白颖,是山西大学的在校大学生,身体单薄的她在接到参赛任务后,在不耽误文化课学习的同时,主动请教学校体育老师,就如何在竞跑中保持平衡、如何加强腿部肌肉力量、如何呼吸等,给自己制定了针对性的训练计划,每天坚持进行两小时锻炼。功夫不负苦心人,在女子上肢组100米、200米、400米竞赛中,三项比赛均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聋哑女子罗二毛,其孩子刚刚3岁。家务繁多的她白天时间紧张,就利用晚上的时间进行训练。每天晚饭后,她就把孩子交给老公照料,自己出去跑步训练。由于天黑没看清路,一天在训练时摔倒崴了脚,小腿和脚都伤肿了,但她没有就此放弃,经过一个星期的恢复治疗后,她忍着疼痛继续进行训练……经过不懈努力,这位年轻的妈妈,在本次女子听力组100米、200米比赛中获得了两枚金牌。
小腿残疾的杜爱义现年已67岁了,老当益壮的他在一个星期的集训中,和年轻人一样艰苦训练,从不叫苦,从不叫累。汗水浸透了衣服,腿疾挑战着他的毅力,他从未轻言放弃。集训后回到家里,他依然每天坚持早晚练习,与困难对决,向自己挑战。虽然,在本次比赛中他没有得到奖牌,但是大家却从他身上看到了一种豁达、顽强,一种笃定和信念。
在本次太原市运动会中,这支代表清徐的残疾人运动员队伍,赛出了水平,赛出了风采,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与决心,诠释着“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体现着我县残疾人的精神风貌。这次活动丰富了我县残疾人的业余生活,同时也体现了和谐社会残疾人参与共享的精神理念,为推动清徐县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