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的朋友圈,被“小朋友的画”刷屏。一元一幅,由一些患有自闭症、脑瘫、唐氏综合征的“小朋友”创作的画,每幅售价只有“1元”。被“买”下来的画并不能带回家,只能保存成为手机的壁纸。这一活动仅在半天时间便募集到1500万元善款,但也遭到一些网友的质疑:画作是否请人代笔,捐款能否善用,这是不是一场营销?
当今社会,人们在各种反转事件的“洗礼”下,似乎已经形成了反向思维的习惯,对于任何事物都会保持足够的警惕。继而出现了摔倒的老人不扶,乞讨的流浪汉被打,残疾人卖艺被驱赶……
质疑确实能够推动社会进步。正是因为有如此多质疑的声音,发起者才向公众作了详细的解释,推动了“一元购画”公益活动透明化。质疑的力量是强大的,它曾经推动了政府信息公开、各类招考公平公正、司法程序改革,等等。
但千万别让质疑侵蚀了向善的初心。做公益慈善活动是好事,就像我们个人行善一样,都是“赠人玫瑰”的事情。如果所有的慈善公益都面临质疑的话,势必会挫伤行善者的积极性。做好事是起码的社会公德,做好事者不仅要有一颗助人为乐之心,更应持一种不计得失的超然心态,如果行善都要思前想后、左右畏惧,那向善的初心就被淹没了,所以人人都要以一颗平常心做慈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