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说老鹰是动物界视力最好的动物,它锐利的目光能准确判断地面动物的活动情况,从而更有效地进行捕猎行动。
鹰,代表着一种顽强的精神,代表着泰山压顶不弯腰,惊涛骇浪不低头的勇气。它有着饱满旺盛的干劲,不屈不挠的拼劲,锲而不舍的韧劲,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恒劲。金色,则寓意着像太阳一样,照亮世界的光明。顾名思义,这里的“金鹰”便蕴含着追逐光明的勇气与恒心,照亮世界的信念与决心。
提起救援队,河南有飞鹰救援队,山西有雄鹰救援队,在我们清徐县,则有着一支以“金鹰”为队名的草根族救援队——一支拥有40余名队员,并配备有对讲机、飞行器等救援装备的金鹰救援大队。
我宣誓
一份承诺一肩责任
我是山西金鹰救援大队一名志愿者,我承诺:
尽己所能,不计报酬!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勤奋学习,苦练技能!
遵守法纪,服务社会!
在祖国和人民需要时,
挺身而出!无畏困难!无畏牺牲!
铿锵的誓言,是这支队伍的集体承诺。
回首他们的救援之路,有艰辛地付出,有无眠的通宵,有救援成功后的欢欣鼓舞,也有迟到一步的痛心疾首。
在他们的被救援对象中,有和父母赌气出走的孩子,有因夫妻拌嘴离家负气的妇女,有年迈智障迷途走失的老人;有来自本地及邻近区县等地的老乡,还有工地打工的河南籍民工……
好多次救援,都在晚上行动。因大多数失踪人员的家属都是在傍晚才发出求助信号。于是,上了一天班的救援队员,甚至顾不上回家吃口饭就第一时间整队出发,行进在搜寻救援的征程中。救援路上,忘不了北营工地上一河南民工被找回时的喜悦,忘不了集义贾村堡、祁县张北迷路走失者送回家时的喜悦,也忘不了千辛万苦找到走失者时,却发现其已经不幸离世的痛心。
徐沟镇西楚王村一68岁老人在208国道骑自行车高花村走亲戚走失,老人有老年痴呆症,到晚上八九点依旧没有老人的消息,清徐金鹰救援队收到家属求助后,紧急出动十余人,四辆车到达徐沟、高花、208国道一带进行寻找。凌晨时分,老人终于被平安搜救成功,回到家中!
18岁的男孩儿宫XX ,徐沟镇西楚王村人。于7月13日下午走失,走时上身穿灰色背心,下身穿蓝色长裤衩。据家人描述,孩子这几天有些想去太原的想法。接到家属紧急求助后,清徐金鹰救援队出动四车几十余人次冒雨寻找,最终将其安全护送回家。
81岁的赵姓老人,成为每一位热心救助者心中永远的痛。那是因为老人出走之后再没有回家,等被找到时已不幸去世。据其家人介绍,老人患老年痴呆症,平时只在家附近遛弯,但是从不走远,一般一个小时内就回家了。赵姓老人的孩子表示,因知道老人患老年痴呆症且行动不便,平常也很留意老人的起居。每次去上班前,总要先把老人安顿好,下班后也要先看看老人在不在家。但让她没想到的是,在7月21日自己去上班的时候,老人却不见了踪影。经过发动全家人寻找和向邻居打听得知,老人在当晚8时左右曾出现在村边。那几天天气特别热,老人身上没有钱,很担心他怎么过夜和吃饭,更担心老人发生危险。在意识到赵姓老人走失的情况下,家人报了警。随后,他们又在村里的各条街道和村外的沟渠附近寻找,却始终未见赵姓老人的踪影。
经寻找一夜无果后,无奈之下,家人只好又向清徐金鹰救援队和交城蓝天救援队求助。接到求助信息后,我县金鹰救援队即刻与交城蓝天救援队连夜展开联合搜寻,并将赵姓老人走失的消息发到网上,发动大家一起帮忙寻找、张贴寻人启事。
7月23日9时许,他们接到群众电话,在与清徐县相邻的交城县段村地界沟渠发现走失老人。不幸的是,当救援队员赶过去时,结果还是晚了一步,老人已经发生不幸。这件事后,队员们更加明白了救援工作的责任重大,从而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争分夺秒。
我学习
一技在身一心救人
金鹰救援队(筹备)萌芽于2015年,始创于2016年底,其队员由热心公益的爱心人士组成,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公务员、医生、公司职员、老板、教师、供电员工……其中年龄最大的有50多岁,最小的20来岁。平日里他们正常工作、生活,但只要接到被困人员的求助信息,他们便会即刻挺身而出,像闪电、似雄鹰,以飞快的速度、忘我的境界,一次又一次义务参与救援工作,投身于助人摆脱困境,帮迷路者回家的紧急行动中。他们,虽是志愿者,却有着较为明确的分工,救援技能也日趋专业。他们,以博爱之心汇聚在一起,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一种自愿精神,使草根的救援力量,成为政府救援的有益补充,为清徐的和谐安定默默地工作着、付出着,向社会传递着一份份正能量,为受困者发出着光和热……
这支相对专业的民间公益救援队,目前已拥有队员40余人。从创建伊始,王总指挥便对救援队进行了岗位设置,根据每位队员擅长的技能领域,将其分为秘书组、地图组、搜救组、医疗组、后勤保障组和信息协调组。据低调的救援队总指挥王总介绍,金鹰救援队的救援工作,全靠两位年轻的大队长做领头羊,全靠各位队员们齐心协力、积极奉献的公益心。金鹰救援队现有两位队长:一位是清徐信息网负责人李瑞强,另一位是在某企业上班的王雨田。两位队长精力旺盛,都是从刚建队至今一直坚守的“元老级”救援队员。他们敬业担当,每次都是队伍的急先锋,开车当前哨,冒着风险探路、张贴寻人启事,经风沐雨、昼夜不休的他们俩,被总队长与队员们一致推选为金鹰救援队队长,他们与队员们一起,在总队长王总指挥下,分工协作,各尽其能,充分发挥着自己的能动性。在今年以来完成的20余起救援中,他们俩的出勤率全部百分百。
采访中,一位队员告诉记者,从自己参加金鹰救援队以来,感觉自己不仅为社会做了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更从中学到了许多本领。据介绍,金鹰救援队建立有自己的微信群。从其打开的微信群里,记者发现他们的工作群也是一个氛围浓厚的学习群。现实中,他们定期练兵提高救援技能,在群里,他们同步发送学习内容,从其8月份发布的练兵内容可见,他们的学习内容细致实用,就拿“水域救援中的自我保护和措施”而言,他们就详细分解到实地侦查、安全防护、安全员要保证潜水和救援人员的安全、颈部被抱解脱法、腰部被抱解脱法,溺水救援程序等搜救及防护自身安全技能。自救之余,尚可救人。事实上,成为一名合格的户外救援人员并不简单,在他们也有不小的门槛。据队长李瑞强介绍:“光有热心、爱心只能成为志愿者,从志愿者中挑选出的预备救援队队员,才有可能成为正式的救援队队员,这需要经过比较严格的训练。”而今,这支金鹰救援队还在筹备中,正式注册后,现有的预备救援队队员要转为正式救援队队员,至少要经过一年的培训锻炼考核期,全部要持证上岗,必备的两本证书:无线电台证、现场急救证,要具备心脏复苏、外伤简单包扎、止血等现场急救等技能。
我坚守
一路公益一份信念
从年初开始,救援队一路走来,困难很多,如救援专业装备、训练场地的缺乏等。作为民间救援组织,资金是他们面临的最大困惑。有队员戏称他们是“AA制的民间‘侠客’”,因为不论设备购置、救援培训还是执行任务所产生的费用,均由队员们平均分摊。由于没有经费,队员的服装、救援设施、交通工具等也全部实行AA制,队员有车的出车、有力的出力,队员们都会自备干粮,以至于干面饼、方便面成为他们的标配。金鹰救援队管理严格、正规,他们有详细的章程、守则、须知等规范制度,还设计了自己的队徽。每次出任务,队员们还会给自费自己统一购买保险。
“做公益不分贫富,学雷锋贵在长久,关键要有这份恒心”。金鹰救援队的队员们相互鼓励、携手同行,持之以恒地开展着公益服务。“我们就是花自己的钱,吃自己的饭,为别人做自己能做的事。”大队长王雨田说,大家从自愿加入救援队的那天起,就知道这条路上会有很多困难,但还是依然加入了这个公益组织。因为这是有意义的事情,是社会需要的正能量。既然选择了,一定要坚持走下去。金鹰队王总总结积累了宝贵经验与大家分享:发现有人走失,要及时在周边贴寻人启事,在微信群发启事;救援寻找时,步行救援的人在失踪点附近3公里距离范围寻找,电动摩托代步工具的在5公里距离范围内找,开车的救援人员10公里及更远距离外寻找……
据清徐金鹰救援队的统计数据显示,仅今年6月份和7月份,该救援队就接到7起请求寻找走失人员的求助电话,其中4起是有关老人走失的。对于老人,尤其是失智老人,金鹰救援队提醒家属一定要想方设法看护好,以免造成遗憾,同时也建议家属能给这些老人戴个“黄手环”,也是为老人的晚年生活加份小小的保险。在此,记者也希望更多的爱心人士和爱心组织,能够加入到公益队伍中来,为和谐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