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门合力推进文明交通综合治理行动 重点解决交通法规意识不强、交通资源不足、交通秩序不优、交通管理不善、交通法规实施不力等突出问题 作者:本记 时间:2017-08-14 次数:169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本报讯日前,我县多个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合力推进文明交通综合治理行动。此次行动重点解决交通法规意识不强、交通资源不足、交通秩序不优、交通管理不善、交通法规实施不力等突出问题。
  ——加快交通出行领域信用记录建设,推动信用信息共享应用,建立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将严重交通违法纳入个人诚信记录,通过诚信杠杆引导人民群众共同维护良好交通秩序。将文明交通信用与职业准入、个人信贷、车辆保险、评优评先等挂钩,依法依规对交通失信行为人实施惩戒措施。开展全县停车需求调查,对全县公共停车场和停车位设置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加快推进公共停车场建设,适时推进县城咪表停车工程,提高停车资源利用效率。针对部分单位、个人私自圈地停车收费和不执行政府停车收费政策、擅自提高收费标准、乱收费等违法违规行为,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坚决予以整治。
  ——在全县范围内推广“交警、学校、家长停车共治”经验,建立考评机制,消除校园周边停车乱象,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充分利用校园电子屏、展板、橱窗、板报、家长微信群等宣传载体,加大交通安全宣传力度,有针对性地发送交通安全知识,广泛宣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在全县中小学校开设“遵纪守法、文明交通”课程,建立公安交警部门定期入校授课工作机制,切实提升中小学校学生安全出行意识。
  ——全面摸排全县道路交通堵点、乱点和安全隐患点,建立基础台帐,按照“一点一策”要求开展综合治理。科学优化县城学校、医院、商场和饭店集中地等重点区域拥堵节点的道路交通组织,根据交通流量变化规律和道路条件,合理应用单向交通、限时通行等交通组织方式,缓解交通拥堵。坚持道路交叉口交通组织和交通信号控制协同设计,充分挖掘通行潜力。坚持道路交通管理设施与道路同步规划、设计、建设和投入使用,持续推进交通信号灯配时智能化、交通标志标线标准化工作,提高道路交通管理设施的精细化水平。深化科技和信息化手段建设应用,完善交通执法管理方式方法,积极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加强交通状态感知、信号控制、高清视频监控等基础系统建设,应用缉查布控、事件检测等技术手段,实现道路交通的全方位动态感知和精准控制,引导街面执法警力动态精准投放。大力整顿群众反映强烈、容易致乱致堵致祸的“三驾”(酒驾、醉驾、毒驾)、“三乱”(乱停车、乱变道、乱用灯光)、“两闯”(闯红灯、闯禁行)、“一口两线”(路口、斑马线、停止线)、“两牌”(套牌、假牌)、“三车”(三轮车、低速电动车、重中型货车)等交通违法行为。通过建立高效指挥体系、优化路面勤务模式,解决“两难”和“一高一低”问题,即拥堵快速处置难、路面动态执法难,警力投入高、管控效率低。加强县城人行道、非机动车道系统建设,切实保障道路通行的连续性和舒适性,倡导绿色出行。
  ——结合老旧小区的改造对周边道路系统进行升级、完善,发挥道路微循环系统作用,科学设计各类交通流的通行和停车空间,合理利用道路资源。严格落实城市大型建设项目联合验收审查制度,重点监督出入口设计、停车配件以及配套设施的落实情况。在县城商场、超市等人流密集区配套规划和建设非机动车停车设施。对临街占道的修理厂、洗车行以及其他临街商铺进行清理整顿,对占用道路资源进行作业的商家,依法予以取缔。坚持交通系统与用地开发、基础设施与运行管理的统筹协调,有效疏解城市功能,做好全县公共交通、停车系统等交通专项规划。完善由住建、交运、公安交管等部门共同参与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设计联合论证审查制度”。完善交通影响评价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及及时规范,落实监督机制。合理布局城乡路网结构,优化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级配,提高路网通达性。加强停车设施建设规划,落实以配件停车为主体、路外公共停车为辅助、路内停车为补充的规划要求,采用差别化的停车供给策略,合理规划和配置停车资源。科学制定我县停车场配建标准,分类确定配建比例,可适当超前配建。充分挖掘老旧区、医院、学校用地潜力,合理规划停车设施。对擅自改变停车设施用途或缩小停车规模的单位、企业,依据相关法规,责令限期整改。
  ——推进公共自行车建设,规范公共自行车管理机制,总结运行经验,适时增加点位。优化全县公交站点与学校、医院、停车场等重要交通点位的衔接,科学设置公交线网,提高发车频次,延长运营时间,提高市民群众出行效率。开展公交智能化调度系统建设,推广定制公交、社区公交等多元化公交服务模式,提升公交出行的吸引力。加大对非法从事客运三轮机动车、四轮电动车等“黑车”的整治力度,重点整治县城美锦大街、文源路等重点区域。对非法使用三轮、四轮机动车从事货物运输和占道经营等现象,坚决予以整治。严厉打击出租车拒载、拼客、强揽、甩客、倒客、故意绕行,以及未取得出租车从业资格证从事出租车营运的违法行为。对出租车在禁停路段随意停车揽客、驾驶时拨打电话、吸烟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专项治理。在公交车、出租车行业率先组织开展“礼让斑马线”活动。科学引导城市物流配送车辆的有序发展,优化配送车辆出行线路,制定行业管理相关制度,解决各种乱象,降低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对燃油电动三轮机动车、四轮机动车实行销售目录管理,禁止销售超标、非标燃油电动三轮机动车、四轮机动车。严厉打击车辆非法改装、拼装行为,重点整治改装、拼装窝点,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拼装、非法改装三轮、四轮机动车以及为非机动三轮车加装动力装置。强化对报废车辆回收拆解企业的监管。
  ——制定渣土运输车扬尘管控实施方案、渣土运输企业准入管理办法,实现信息共享推进综合治理,建立源头管控与路面查处相结合的长效机制。
  通过综合治理,最终实现文明交通意识全面提升、道路通行更加有序顺畅、出行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公交服务体系持续完善、道路承载能力明显提高的目标。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