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数工作有方
作者:王早霞 时间:2017-07-10 次数:531 语音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实事求是,最基础的工作在于真正摸清楚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真正摸清楚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真正及时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盼,这样才能真正掌握客观实际,真正做到耳聪目明、心中有数。”这番论述体现了高度的党性意识和责任意识,语重心长,振聋发聩,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实践。
什么是“心中有数”?心中有数就是对情况和问题有基本的了解,处理事情有一定把握。凡事做到了心中有数,处理问题时就会信心倍增,决策时就会坚决果断;反之,就会优柔寡断,犹豫不决,贻误最好的时机。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只有做到“心中有数”,工作才能“得心应手”。“心中有数”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但在实际工作中,个别领导干部却做不到“心中有数”,对愿景目标、工作进展、矛盾问题、改革举措等问题,常常是“心中无数”。“心中无数”不是个小问题,而是工作作风、责任意识、能力素养、领导水平欠缺的体现。
做到“心中有数”是干部的基本职业要求。具体来讲,一是要知“底数”。干事创业,先要熟悉情况、摸清“底数”。“底数”清楚,才能把握好事物的发展规律,进行综合研判、对症下药。二是要懂“路数”。“巧干能捕雄狮,蛮干难捉蟋蟀。”“路数”是方式方法,关系着工作的成败得失。只有懂“路数”,找对方式方法,才能提高攻坚克难、化解矛盾的能力,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向前。三是要明“变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当下的工作,常常会面临许多新矛盾、新问题、新挑战,倘若对可能出现的“变数”,做不到周全的准备,深入的分析,就无法化挑战为机遇,化被动为主动。只有知“底数”,懂“路数”,明“变数”,才能“心中有数,遇事不慌”。
那么,“数”从何来?一要深入学习,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提高能力的道路没有捷径可走,它需要多学、多看、多练,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逐步形成手勤、口勤、眼勤、脑勤、腿勤的习惯。荀子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二要勤于调研。要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第一手情况。毛泽东同志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亲口尝一尝”;提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工作方法。如此,才能对社情民意、发展状况烂熟于心。三要抓好落实,提高执行力。不要把想到的、说到的当成是办到的;不要把工作的手段、方法、措施当成工作的目标;不要把工作的过程当成结果来追求;不要把个性的东西当成普遍性的东西。总之,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真正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盼,才能真正掌握客观实际,真正做到耳聪目明、做有所成。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