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整治农村环村、环景点、环城乡结合部和沿路、沿沟、沿河为重点,以治乱、治垃圾、治污水、治农业面源污染为主要内容
开展全县农村环境集中整治行动
作者:常映红 时间:2017-07-05 次数:143 语音阅读:
本报讯为期三个月的全县农村环境集中整治行动近日启动。整治行动以农村环村、环景点、环城乡结合部和沿路、沿沟、沿河为重点,以治乱、治垃圾、治污水、治农业面源污染为主要内容,通过开展集中整治,实现无乱搭乱建乱占、无垃圾杂物乱堆乱放、无污水废水乱排乱流、无农业生产废弃物乱丢乱埋目标,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脏乱差”现象,为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打好基础。
——治乱。以“拆违”为先导,依法依规、重拳出击,彻底整治违章建筑和违法占地行为,主要针对以下六类情况进行大力整治:一是未经批准非法占用土地、改变土地性质进行建设的,特别是以借城中村改造、新农村建设等为名进行违法占地、违法建设的。二是未经批准或未按照批准内容进行建设的,特别是未取得规划许可、施工许可擅自施工的,违反建筑间距、建筑退让等技术规范、标准或者规划条件确定的强制性内容进行建设的,临时建筑物、构筑物超过批准期限未拆除的。三是在乡村道路及两侧或占用乡村公共空间擅自搭建非永久性和简易结构(如彩钢板房、可移动房屋等)建筑物、构筑物的。四是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妨碍行洪的,擅自填堵、覆盖河道、渠道及沿河进行建设的。五是在城乡结合部、公路铁路沿线、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单位等区域内违法建设的。六是对公路沿线两侧可视范围内住户门前搭棚、厕所、残垣断壁等有碍观瞻的。以“治乱”为抓手,着力对各村主大街和各类市场秩序整治。一是对影响村容村貌的乱写乱画、乱贴乱挂等突出问题进行整治,重点针对主大街两侧各类建筑物外立面违法小广告多、滥、乱、杂的状况进行专项整治。二是对农村集贸市场、各类专业批发市场管理混乱、私搭乱建、卫生脏乱、车辆出入不畅等方面问题进行集中整治。三是对道路交通秩序进行集中整治。
——治垃圾。重点是整治农村生活垃圾和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并进一步规范农村垃圾收集及清运管理,完善定点收集、定时清理、密闭清运、集中处理机制。一是抓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重点清理农户门前杂物、草垛、垃圾和卫生死角;清理沟塘漂浮垃圾,清洁水体;清理公路上打场晒粮和公路沿线可视范围内的垃圾、渣土、杂物、废弃物等;清理沿路违法违规广告,木材粮食加工,车辆冲洗、维修铆焊,废品回收等乱象。二是抓好农村生活垃圾堆放点整治。主要清理村庄周围、大街小巷、公共场所、庭前院后及田边、河塘的垃圾,规范和清理煤堆、粪堆、料堆、柴堆等“四堆”,做到村内村外、庭院内外整洁卫生。三是加快县域农村垃圾转运体系建设。项目包括在我县清源镇西范庄村和徐沟镇北关村分别建设两座日处理290吨和130吨的生活垃圾转运站,为全县所有农村配备生活垃圾收集设施,配备收集转运车辆,力争今年年底全部建成,确保全县的生活垃圾得到无害化处理,切实解决垃圾围村等问题。
——治污水。重点是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无序排放及在河渠沟偷排污水等行为。一是加强水污染综合治理。以乡镇为单元,实行农村污水处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继续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对多年来长期排放污水形成的臭水坑、臭水池、臭水沟进行整治,开展河道清淤疏浚,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全面排查工业和生活废水直接或间接非法排入河(沟、渠)道,严厉打击污染农田、危害农民切身利益的各种污水偷排行为。对农村公共场所和集中居住程度较高居民区洗涤、粪便等污水乱倒乱排现象进一步规范,新建生活污水收集池,实行雨污分流,通过收集、无害化处理后实现资源化利用。二是加强畜禽养殖场的水污染治理。科学划定畜禽养殖区和屠宰厂,新建、改建、扩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要实施雨污分流、粪便污水资源化利用。鼓励废水处理后回用于场区园林绿化和周边农田灌溉。以肥料生产及沼气工程为主要途径,推进畜禽养殖粪便污水资源化利用。
——治农业面源污染。按照“一控两减三基本”的要求,重点清理畜禽粪污,开展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整治秸秆焚烧,整治农业生产固体废弃物。一是整治畜禽粪污和病死动物。二是整治秸秆焚烧。三是整治农业生产固体废弃物。
——抓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整合“一事一议”资金,在全县范围内实施“131”工程。一是做到“村容美”。继续实施农村道路硬化、村庄绿化、亮化、美化工程,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制定出台美丽乡村长效管护办法等。二是做到“生态美”。对进出村路、环村林带、路渠两侧、农田林网等进行绿化建设。村内街巷、村委会、学校等公共场所实现绿化;利用村中、村边空地建设供人们休闲的公共绿地或小型园林。三是做到“庭院美”。落实好改厕、煤改气、煤改电等政策措施,抓好“美丽庭院”建设。积极开展庭院绿化,清除庭院卫生死角、污水和垃圾,引导农村居民养成良好习惯。四是做到“身心美”。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教育教学条件。建设标准化村级卫生所,配备具有临床经验的乡村医生。建设文化科技活动室、标准化的农民休闲健身场所。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建有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五是做到“生活美”。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地制宜地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和产业园。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农耕体验等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六是做到“文化美”。结合民俗文化特色,深度发掘村庄文化,引导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村庄挖掘、培育文化,打造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区域形象和品牌。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