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知白洋淀,是在中学语文课本里,著名作家孙犁笔下的《荷花淀》,清新隽永,如诗如画,既有儿女情长,又洋溢着英雄情怀,一直为我所喜爱。以后看影视剧《雁翎队》、《小兵张嘎》等,更增添了白洋淀的传奇色彩。对于这样一个集自然美和红色题材为一体的旅游名胜,我心仪已久。2016年7月17日,我们老俩口与女儿一家,自驾车到此3日游,终于圆了我的白洋淀梦。
白洋淀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境内,地处京、津、石腹地,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华北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湖,总面积366平方公里。广袤的淀区内共有143个淀泊,被3700多条沟壕连接,河淀相通,沟壕相连,形成了最大的水上迷宫。淀区涉及4个县(市),安新占85%,36个村庄,10万多人口,以种植芦苇、水稻,养殖鸭鹅、鱼虾,发展旅游业等致富。
这里水域辽阔,气候宜人,水乡风光秀丽。春季芦芽竞出,满淀青翠;夏季芦苇摇曳,荷花吐艳;秋季芦花飞舞,谷香鸭肥,鱼虾满仓;冬季千里冰封,坚冰似玉,水晶一片。但此次一游,方知白洋淀风景,当属盛夏最美。美在哪里呢?我认为美在白洋淀的荷花与芦苇。
我们驾车从太原出发,穿行在高速公路上,5个半小时后来到白洋淀码头。由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写得“华北明珠白洋淀”几个红色大字赫然在目。白洋淀的荷花很多,凡是有水的地方,你都可以看到荷花的靓影。乘船入淀后不久,我们看到野生荷花已是朵朵开放,红的、黄的、白的、粉的、红中带粉的、白里透红的……一簇簇,一片片,在水面上挺直了腰杆,敞开艳丽的花瓣,捧出一颗颗嫩绿的莲蓬,争奇斗艳。第二天,我们又参观了面积达2000余亩的荷花大观园。看到上百种姿态各异的荷花,有形似菊花的九香水莲,叶子像剑麻的子母莲,宛若观音菩萨莲台的观音莲,叶片像大木盆的大王莲,似牡丹花娇艳的红台莲,还有花瓣重重叠叠的寿星莲……令人目不暇接。我惊奇地问导游:“这荷花到底有多少种啊”?导游说:“挺水荷花366种,浮水荷花15种”。噢,怪不得这么姹紫嫣红,妩媚动人呢!
白洋淀的荷花不但品种多,而且还善于变化。清晨,我们沿着木栈道探望沐浴在晨露中的荷花,穿过一片苇林,眼前出现了望不尽的荷塘。又大又圆的荷叶密密层层,万绿丛中挺立着一株株出水芙蓉,含苞的花瓣上挂满了晶莹剔透的露水珠。上午时分,花朵渐渐盛开,亭亭玉立,数万朵荷花竞相开放,色彩艳丽,光泽耀人。不由得使我想起“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古人佳句。夜色渐深,清风徐来,朦胧月色下,映衬着那些微羞的荷蕾,散发出阵阵荷香。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站在专为游客赏荷而修建的木栈道上,零距离的亲近如此众多,如此美丽的荷花,那种感觉,真令人陶醉!
再说白洋淀的芦苇,有12万亩之多。我们乘坐渔家小木船,缓缓行驶在芦苇巷里。两边苍翠的芦苇丛高低错落,有的芦苇有4米多高,有的还不到2米。一阵清风吹过,芦苇丛起起伏伏,如绿色的海浪,发出哗啦啦的响声。这里河道纵横,芦苇密集,我们这些游客顿时没有了方向感。导游介绍,在抗日战争中,这茫茫白洋淀,就是雁翎队打击日本鬼子的天罗地网。小船周围不断有快艇、汽船驶过,荡起阵阵涟漪,让我们好不新奇。浓密的芦苇是白洋淀的一宝,它不仅一年四季营造出白洋淀中不同的美景,而且也是淀区人民的一大特产,品种多达10余种,有苇席、苇帘等。最夺目的是精致的芦苇编织物,有器皿、花篮、座垫,还有各种鸟类,色彩鲜美,栩栩如生。
白洋淀当然还有很多吸引人的地方,比如独具特色的渔家美食;比如革命岁月中留下的许多人文景观;比如文学历史;再比如丰富多彩的游乐项目……但留在我梦里的白洋淀,永远是荷花的天堂,芦苇的故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