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书写人间真情 ——东于镇中高白村好媳妇张艳萍速写 作者:晓畅 时间:2017-06-14 次数:177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百善孝为先。一个有孝心、敬长辈的人,就是一个善良的人,贤惠的人,为了让长辈满意高兴,为了让家庭和睦幸福,这样的人往往会尽心尽力做好一切。这不仅是老人和家庭的福气,更是社会和谐的基石所在。
  张艳萍的娘家在吕梁地区临县。1990年,经人介绍,20岁的她认识了现在的丈夫并离开故土嫁入到这个拥有几十口人的大家庭。在众多兄弟姐妹中,她的丈夫最小,她自然也成为家中最小的媳妇。然而,艳萍并没有因为排行老小心中产生过优越感或依赖感,相反,一进夫家门,她就进入角色,用心承担起一个儿媳和妯娌的应尽的责任。
  初来乍到时,由于语言障碍,艳萍不大喜欢说话,在平时的生活中她总是做得多说得少。家人以为她不开心,私下里窃窃私语,猜测她的心思。经过一段时间的习惯后,艳萍大概掌握了方言,话匣子也打开了,家人才知道其实她是个非常开朗活泼的女子。
  在日常生活中,艳萍既要谦让脾气倔强的丈夫,又要教育抚养子女,还要和睦全家老小。见妯娌们各有各的工作,各有各的活计,艳萍就主动提出与老人一起住并承担起赡养老人的义务。每当老人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时,她都会想尽办法,耐心开解,为老人宽心。上了年龄后,老人难免喜欢唠叨,艳萍非常理解老人的心情,遇到有些事情发生意见不统一时,她也从不和老人争辩,而是待事情过后,再细心对老人进行安慰和劝解。逢年过节,她还会张罗一大桌子好饭组织全家人与老人齐聚一堂,共渡佳节,让老人在欢快的氛围中,感受温馨,体味祥和。
  2006年,艳萍的婆婆因病瘫痪,卧床不起,她一声不吭,独立承担起照顾婆婆的重任,10年如一日,她白天除了忙家务,还要跑前跑后,请医生、买药物,端水送饭,端屎送尿,晚上,则陪侍生病的婆婆住宿,有时候一晚能起来四五次,但她从不喊一声脏和累,也从没一句怨言。后来,婆婆病情加重不能进食,她就调换着口味做流食,一日三餐守候身边,一勺一勺喂到婆婆口中。看见老人有点精神,她就围坐身边,唠家长、讲笑话,逗得老人开怀大笑。感动得婆婆逢人就说:“我上辈子修来的福气,娶了这么一个比亲闺女还孝顺的媳妇。”
  艳萍与妯娌们亲如姐妹,对待下一辈更是视若亲生。在她眼里,“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她从不嫌孩子们烦躁,有点好吃的总要三一三剩一地给侄儿侄女们每人留点,孩子们有学习或生活上的烦心事,也喜欢同艳萍诉说,每当那时,艳萍就如同一个年龄相仿的知己,为他们排忧解难,与他们贴心交流。时间久了,孩子们都说“婶子比父母、老师都懂自己”。
  艳萍不仅在家人眼里是好儿媳,在邻居的眼里,人品也是有口皆碑的。在处理邻里关系上,她从不斤斤计较,遇到邻居有事需要帮助,她总是及时站出来尽力帮忙,家里有点什么新鲜东西,她也总是毫不吝啬地拿出点来与邻居分享。在遇到利益冲突时,她总是高风亮节,舍己为人,邻居们都说艳萍是村里的“一枝花”,是中高白村的好儿媳。
  孝老爱亲彰显人间大爱,善良淳朴赢得乡邻称赞。张艳萍,这个在花季年龄走入夫家大门的外地少女,几十年如一日,将青春与爱心,责任与担当,毫不保留地奉献给亲人,用真爱书写了倾注与付予的诗篇,用行动和大爱诠释了真善美的真正含义。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