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出干事创业的状态来 作者:王早霞 时间:2017-06-12 次数:200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干事创业需要拿出一种状态。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干事创业的状态就是夙夜在公、昼夜兼程的敬业精神,就是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昂扬斗志,就是食不甘味、寝不安席的责任担当。一句话,要以舍得的精神、豁得出的精神干事创业。
  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精神状态好,能使一个人集中全部精力、展现全部能力、释放全部潜力,无论面对顺境还是逆境、胜利还是挫折、赞誉还是诱惑,都能始终做到“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都能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
  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克难制胜的法宝。“心弱志衰,志衰则不达。”人要是一点精神都没有,势必心弱志衰,一事无成;人要是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必将攻坚克难,创造奇迹。人的精神状态不一样,工作的标准、干劲、效果等就大不相同。人的精神振奋了,前进就有了动力,没办法可以想出办法,没有条件可以创造条件工作,事业就会充满希望。
  良好的精神状态是改革发展的需要。当前,山西站在新的起点上,能否抓住机遇、有所作为,就看是不是具备一个坚韧不拔、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精神状态好,就能不畏困难,迎难而上,就能增强信心,增添干劲,就能竭尽全力、奋力拼搏,开创工作新局面。
  当前,我省绝大多数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是好的。但也不可否认,确有少数党员干部不在状态,或工作不思进取、思想因循守旧;或不敢担当任事,奉行“少干少出错、不干不出错”;或得过且过、草率敷衍,能拖的尽量拖,能躲的尽量躲,拖不过、躲不过,才勉强应付、交账了事;或面对新体制新形势新任务,不去学习提高、主动适应,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等等。这样的状态,再好的规划和部署都会悬在空中,得不到有力推动和落实。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如果脑子不装事、心中不想事、手里不干事,这样的干部、这样的状态,怎么对得起组织的重托、人民的期待?
  以舍得的精神、豁得出的精神干事创业,既是党员干部应尽的责任义务,更是干事创业应有的精神状态。而这种舍得的精神、豁得出的精神,不是一刻就炼成的,只有在平常时候累积,才能在关键时刻涌现。一要处理好做官和做事的关系,不能借口不谋官位而碌碌无为;处理好求稳和求进的关系,不能借口稳妥审慎而守摊观望;处理好有守和有为的关系,不能借口遵规守纪而缩手缩脚不干事。二要有积极高尚的追求。“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只有以德润身,才能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到最需要的地方,才能迸发出开拓进取、永不言败的坚韧品格和奋发精神。三要有开拓开放的思想。只有不断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永葆思想上的活力,工作才能有新意、有生气。四要有勤勉学习的意识。学习不仅是提高素质的过程和手段,勤勉学习的态度就是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对党员干部来说,学习是一种觉悟、一种境界、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责任。五要有敢于创新的勇气。孔子说:“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不惑、不忧、不惧,就是开拓创新的勇气。而敢于创新、敢于闯拼是领导干部应有的精神状态。六要有求真务实的作风。有没有事业心和进取心,效果大不一样。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自加压力,自觉“负重”,“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把工作当做事业。
  任务越艰巨、形势越复杂、时间越紧迫,就越需要我们保持一股干事创业的激情,保持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党员干部只有拿出干事创业的良好精神状态,落实才能掷地有声,执行才能铿锵有力,山西的发展才能定力足、信心强,稳中求进、勇往直前。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