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护理部主任的“三句半”
——清徐县第二人民医院院务会成员、工会主席时利娟小记
关于她,无论是其小学、初中,还是中专的老同学,只要提起“老班长”这个称谓,大家就能心领神会地明白,这是她的专称,那位学生时代一直在班里当班长,而今在清徐县第二人民医院担任院务会成员、护理部主任兼工会主席——时利娟。
初见面,这位年过不惑、纤瘦修长的时利娟主任,给人以温文尔雅邻家女子的文静感;一共事,这位精瘦干练、麻利爽快的时利娟主任,却让人顿感风风火火女汉子的精气神。
提起时利娟,笔者今天要向大家荐读的是她的人生座右铭——被大家称为护理部主任“三句半”(三句话每句以三个字结尾)的格言警句,一起与大家领略一下她这“三句半”中的境界内涵与格调韵味——

打铁还需自身硬——抓学习
出生于孟封镇小武村的时利娟,无论在娘家还是婆家,其排行都是家中实打实的老小。原本,作为老小的她,满可以借着哥哥姐姐撑起的一片天偷懒儿,躲活儿,谁曾想这位“管家婆”却是位从小到大都爱揽事的主儿。学生时代,她是老师的好帮手,作为班长的她,帮老师收作业、管卫生、站在台上当小老师,她早已习以为常。成家后,婆家娘家有什么大小事,她总是那位定盘子定调子拿主意的主儿。于是习惯成自然,参加工作后的时利娟,从护士、护士长、护理部主任,工会主席,她都是地地道道的院务会成员,无论分内分外,只要工作需要,她都能迎头顶上,知难而进。而这一切的积极作为,其关键原因便是她爱学习,不仅自己学,而且带领大家学;不仅学理论、学技能,而且学服务,简而言之,便是她的“一句半”:打铁还需自身硬——抓学习!

1995年,毕业于太原市卫生学校的时利娟,被分配到清徐县第二人民医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在穿上护士服、戴上燕尾帽的那一刻起,她的心中就升起别样的情感,从那一刻起,她就感觉到自己选择了一种充满圣洁、道义、奉献的职业。2005年—2013年,她担任县二院内科护士长,为了进一步完善自己,2000年起,利娟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利用两年多工闲之余的时间上大专,2003年,她终于领到了山西职工医学院护理专业的专科毕业证。为如期领取大专毕业证,怀孕八个多月的她,直到临产前依旧坚持参加考试,圆满完成论文答辩与毕业考试。2006年,她又到山西省人民医院,进修学习了6个月的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工作多年来,她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注重个人自我建设,学历由中专到大专到本科,职称由护士到护师、到主管护师不断努力进步,为更好地开展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013年8月份,她通过公开竞聘被选为护理部主任。上任后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在该院所有病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因为她深深地懂得,质量是一个技术性单位生存的关键,而护理质量又是一个医院要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就一定要改变服务理念及服务模式,所以开展“优质护理”势在必行。在她的组织带领下,大家紧紧围绕“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边学习,边试行,边总结,边改进,从规范护士仪容仪表、改善服务态度和环境卫生做起,加强培训,改变服务理念、强化基础护理、健康宣教、护患沟通着手,经过多半年的努力,年底取得了较满意的成绩,不仅提高了基础护理质量及业务技术水平,更重要的是改变了护士的服务意识,提高了患者满意度,降低了护患纠纷率,获得了较好的评价。通过优质护理的开展,大家面对病人时,更具有了耐心、细心、责任心和爱心。记得2014中秋节,内科收住了一名五保户癫痫病患者——郭大爷,邻居们将其送来后便都走了,联系村委会也无人来解决问题,当时因为她兼任的内科护士长,所以她带领护士们主动承担起患者的一切生活照顾,洗漱、喂饭、换尿布等,大家一点都不嫌弃,为其精细护理了整整20天,出院时还主动集资给买了里外两身衣服,干干净净地将其送回家。大家的付出得到了一致好评,出院时,郭大爷感动地对她们说:“你们都是我的亲闺女”。
20多年来,时利娟从一名普通的临床护士到科护士长、护理部主任,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多年的岗位实践锻炼,使她积累了较多的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工作经验,使她具备了爱岗敬业的精神、追求卓越的品质意识、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
无规矩不成方圆——强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时利娟担任护理部主任之后,首要任务就是“立规矩”。她从健全和落实制度入手,高标准、严要求,建立和完善了院科两级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制定了《护理质量和安全控制方案和标准》、《护理规章制度》、《护理安全管理手册》、《疾病护理常规》、《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危重病人管理手册》、《压疮病人管理手册》、《护理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等一系列制度及流程,做到“上有制度,下有规范”,通过层层把关,保证护理质量与护理安全。

在她的办公室,记者随手翻开一本由时丽娟主任2016年12月修订的县二院《危重病人管理手册》,管理制度、技术规范、工作流程、应急预案……点点滴滴有章可依,真是一册在手,应有尽有,为确保护理工作的质量与安全,筑起了一道防护屏障。这位喜欢将繁杂事务,条理有序地分门别类的护理部主任,从担任护理部主任以来,在“立规矩”上下的功夫,从其办公室柜子里整整齐齐摆放着的20多盒规章制度可见一斑。
工作中,时利娟主任的前瞻性,颇受大家赞赏。该院医护人员李变青告诉记者,时利娟主任是一位雷厉风行说做就做的人,干事情很少走弯路。就拿该院在山西省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晋级时,从一开始就高起点、高标准进行准备,按照规章制度,需要提前准备的资质,时主任从担任护理部主任第一天起,她定的规章制度,就已经将评审要达到的标准,穿插于日常管理中,为医院等级评审能顺利通过提早做足了准备。
以身作则的时利娟,以良好的执行力和榜样力量,圆满完成各项工作。她始终认为,每个人在他人眼中的印象、形象都是靠自己脚踏实地做出来的,只有你做到了,别人才会认可你、尊重你。所以,一直以来,她都是严格要求自己,工作认真负责、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以身作则,不管是份内的还是份外的工作,都力求做到更好。谈起她的这股认真劲儿,利娟笑着说,这也是属兔人的个性特点吧。这位充满活力的属兔人,对工作兢兢业业,认真细致,一丝不苟,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蹦蹦跳跳冲锋在不懈奋进的路上、冲刺在追求卓越的路上。
一群人走得更远——抱团干
参加工作以来,令利娟感触最深的,是与她并肩作战的医护人员们,特别是在她担任内科护士长8年间,她总觉得欠下护士姐妹们的“感情债”根本无法还。熟悉医护工作的人一定知道,所有医院的内科均是一个大科室,而且收治的病人大都是慢性老年病和急危重症患者,病种多而且复杂,护理任务难度大而繁重,这就要求我们的护士不仅要有良好的业务技术,还要有细心周到的服务态度和高度负责的工作精神。所以内科的护士自然就成了医院干活最脏、最累、压力最大、但奖金最少的人群,但大家与她一道毫无怨言,始终尽心尽力地奉献着。2011年冬天二院院领导班子整体调整,在新一任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内科住院患者数量增加了1.5倍,按照当时现有的护士配置计算,是处于严重短缺状态,如果新招聘护士的话,一是不可能马上招到,二是招到也不可能马上上手,所以她和所有护士姐妹们商量后大家一致决定,集体加班克服困难。整整半年的时间,大家没有享受每一个节假日与家人团聚的时光,由于劳累大家的小腿肿到不能穿靴子,每天超时上班至少三个小时,就这样,内科护士没有一个请假掉队的,没有一个提出要求予以补偿的,大家都是无怨无悔地默默无私奉献着,整个医院的职工和住院患者都为大家的这种精神与行动所感染和感动。尤其作为护士长的她感受尤其深刻,直到现在一回想起来,都会让她感动的流泪,这辈子她都会记得这帮同甘共苦的姐妹,都会记得大家对她的帮助与支持,她衷心地感谢她们,也更加真切地理解了这样一句话的份量:一个人可以走可以走得更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

时利娟主任除了在工作中严格要求大家外,只要是不违反原则的事情,都会设身处地为大家着想,尽心尽力为大家解决。晚上总值班时,她都会去科室与大家谈心沟通,减轻大家的工作压力,大家有什么心事都会主动与她交流,所以被护士姐妹们亲切地称她为“贴心大姐”。今年4月份,时利娟更荣幸地被大家推选为工会主席。这份信任,激励着她今后更加努力工作,为当好这个“职工之家”的家长而全力以赴。
爱心使她美丽,奉献彰显光彩。她,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党员,在平凡的岗位上,孜孜不倦地干着一份平凡的工作。而今,风华正茂的她,正凭着对护理事业的热爱和执着,以护理部主任的责任与担当,带领着她的护理姐妹们不断地迈向前方,我们相信,时利娟与她的这群人、这个团队,其抱团行走的人生之路,一定会走得更长远,更宽敞。
打铁还需自身硬——抓学习;无规矩不成方圆——强制度;一群人走得更远——抱团干!这便是时利娟——一位护理部主任的的“三句半”。我们坚信,时利娟与她的“三句半”,必将在人生的大舞台上,更加丰富生动,更加悦耳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