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任务,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经济社会保持稳定发展态势,较好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经济增长:据初步核算,2016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2.5亿元,同比增长6.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8亿元,同比增长1.9%;第二产业增加值63.9亿元,同比增长7.4%;第三产业增加值44.8亿元,同比增长7.8%。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0.5亿元,同比增长17.2%;批发零售业增加值14.0亿元,同比增长2.7%;住宿餐饮业增加值3.1亿元,同比增长6.1%;金融保险业增加值2.2亿元,同比增长23.2%;房地产业增加值6.3亿元,同比增长4.9%;其他服务业增加值8.4亿元,同比增长5.9%。
产业结构:三次产业比例由2015年的11.7:53.3:35.0调整为11.2:52.2:36.6。第一产业比重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同比上升1.6个百分点。

人均GDP: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4792元,同比增长6.4%。按2016年平均汇率计算达到5238美元。(2016年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6.6423)。
二、农业
农业产值:全县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完成25.9838亿元,同比增长1.88%。其中:农业现价产值完成17.3417亿元,同比增长4.43%;林业现价产值完成0.4052亿元,同比下降25.05%;牧业现价产值完成7.1亿元,同比下降2.41%;渔业现价产值完成0.2168亿元,同比增长0.3%;农林牧渔服务业现价产值完成0.92亿元,同比增长3.37%。
种植面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0458.3公顷,同比下降0.32%。其中:玉米播种面积19625.4公顷,同比下降1.01%;蔬菜播种面积9660.4公顷,同比增长0.3%;油料面积31.5公顷,同比增长25%。年末果园面积2711.5公顷,同比减少0.19%。其中,苹果园面积133.5公顷、葡萄园面积1226.2公顷、桃园面积301.1公顷、梨园面积668.8公顷。
主要农产品产量:全年粮食总产量10.4104万吨,同比下降3.51%。其中:夏粮产量0.0135万吨,同比下降46.68%;秋粮产量10.3968万吨,同比下降3.41%。全年水果总产量5.2447万吨,同比增长0.63%;蔬菜产量66.3011万吨,同比增长3.51%;油料产量61.5吨,同比增长27.3%;棉花产量8吨,同比下降44.05%;果用瓜产量852.7吨,同比下降35.7%。
主要畜禽产品产量:当年出栏大牲畜6892头;当年出栏肉猪19.846万头;当年出栏羊14.8959万只;当年出栏家禽200.9239万只。畜禽主要产品产量:当年肉类总产量2.3389万吨;奶类总产量1.2631万吨;禽蛋产量7277吨。年末大牲畜存栏7514头;猪年末数11.9811万头;羊年末数10.8997万只;家禽年末数92.7564万只。

林业生产:全年造林面积612公顷,其中:人工造林面积212公顷,封山育林面积400公顷,四旁植树13600百株。本年育苗面积647公顷,木材采用2967立方米。
渔业生产:年水产品养殖面积314公顷,水产品产量1355吨。
农机及化肥施用: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为17.9011万千瓦,同比增加0.5597万千瓦,同比增长1.47%。全年农用柴油使用量6790吨,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量)13184吨,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1584.08吨,农药使用量474吨,农村用电量19564万千瓦时。
三、工业和建筑业
规模以上工业: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9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57.99亿元,同比增长7.23%。分行业看:炼焦行业53.93亿元,同比增长11.1%;煤炭开采和洗选业16.54亿元,同比下降11.71%;橡胶和塑料制品业25.31亿元,同比下降9.12%;食品制造业14.01亿元,同比增长8.18%。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1.7亿元,同比增长12.8%。分行业看:炼焦行业2.77亿元,同比增长9.01%;煤炭开采和洗选业4.26亿元,同比下降1.82%;橡胶和塑料制品业2.68亿元,同比下降5.98%;食品制造业3.58亿元,同比增长14.77%。

新兴接替产业:新兴接替产业增加值10.95亿元,同比增长8.7%,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0.5%。其中:食品制造业增加值35853.5万元,同比增长14.77%,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6.5%。
传统产业:传统行业增加值10.75亿元,同比增长13.9%,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9.5%。其中:炼焦业增加值27718.8万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2.77%,同比增长9.01%。
主要产品产量:焦炭产量513.6万吨,同比增长4.22%;橡胶轮胎外胎145.7万条,同比下降5.95%;食醋产量40.8万吨,同比下降4.39%;钢材产量68.7万吨,同比增长56.92%。
经济效益:工业产品销售产值146.1亿元,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2%;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收入160.40亿元,同比增长14.5%;利税总额6.44亿元,同比增长218.08%;利润总额3.17亿元,同比增长136.7%;亏损企业亏损额5.95亿元,同比下降50.9%。
用电:全县全社会工业用电总量146222万千瓦时,同比增长24.26%。其中:12月工业用电总量13593万千瓦时,同比增长30.12%,环比增长0.31%。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用电总量97341万千瓦时,同比增长7.42%。其中:12月规模以上当月工业用电量8845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0.63%。
建筑业:全县建筑业增加值7.9亿元,同比下降8.4%。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施工企业单位20个。建筑业总产值4.2亿元,同比增长10.5%,竣工产值1亿元,同比下降61.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7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全年固定资产投资74.5亿元,同比下降18.5%。其中:中央项目投资7.5亿元,下降10.9%;省属项目投资19.5亿元,下降36.1%;市属及以下项目投资47.6亿元,下降9.5%。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3.8亿元,同比增长208%;第二产业投资39.2亿元,同比下降29.1%。其中:工业投资39.2亿元,同比下降29.1%;第三产业投资31.5亿元,同比下降9.9%。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1.7亿元。三次产业投资比重为5.2:52.5:42.3。工业投资中,非煤产业投资26.7亿元,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到68.1%。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投资37.6亿元,下降26.9%;非国有投资36.9亿元,下降7.7%,其中:民间投资34.8亿元,下降8.8%。

全年在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51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15个,计划总投资258.7亿元,完成投资23.9亿元,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2.1%;10亿元以上项目6个,计划总投资185.7亿元,完成投资17亿元,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2.8%。
房地产开发: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6.6亿元,同比增长65.8%。住宅投资5.8亿元,增长75.8%,其中:90平方米以下住房投资0.6亿元,占住宅投资的比重为10.3%;商业营业用房投资0.3亿元,增长50.0%。全年商品房竣工面积13.7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5.6亿元。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2016年年底,全县公路总里程1334.719公里,其中国道84.141公里(含高速公路15.513公里)、县道143.489公里、乡道302.456公里、村道804.633公里。公路密度219.2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县年末公路货物营运车辆拥有量11730辆,公路旅客营运车辆拥有量66辆。
邮电通信:全年邮政完成业务总量2084万元,其中邮件类完成1950件,包裹类完成2795件,特快专递类完成3922件,汇兑业务完成265笔,报刊业务完成258370份,邮政储蓄业务完成10.5亿元。全县固定电话用户3.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0.76万户,计算机互联网用户6.97万户。
旅游:2016年,全县共接待游客174.31万人次,同比增长4.7%;旅游总收入18343.81万元,同比增长7.3%。
六、批零贸易
消费品零售额: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5.76亿元,同比增长10.6%。从划分标准看: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完成6.97亿元,同比增长13.5%;限额以下单位零售额完成48.79亿元,同比增长10.2%。从地域看:全县城镇市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27.14亿元,同比增长9.7%;乡村市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28.62亿元,同比增长11.39%。

七、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41亿元,同比增长4.1%。分部门看:国税部门完成2.1亿元,同比增长45.5%;地税部门完成2.73亿元,同比增长0.3%;财政部门完成1.58亿元,同比下降20.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亿元,同比增长15.4%。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3.07亿元,同比增长51.3%;教育支出4.4亿元,同比下降3.1%;科学技术支出0.01亿元,同比下降90.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58亿元,同比增长9.1%;医疗卫生支出2.6亿元,同比增长7.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0.24亿元,同比增长15%;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3亿元,同比增长4.9%。
金融: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28.88亿元,其中:住户存款141.78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70.46亿元;广义政府存款10.64亿元;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41.77亿元,其中:住户贷款18.03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123.74亿元。
保险:全年财产保险承保15481笔,保险金额1607076.5万元,保费收入6023.63万元,支付赔款总额4758.73万元,赔付率79%,人寿保险保费收入6983.28万元,赔付支出137.57万元,综合赔付率55.76%。
八、城市建设
基础建设:2016年共更新改造道路面积2.8万平方米,新增道路里程2.76公里,新铺设燃气管道10公里,新增用气户数2000户,供气总量达2870万立方米,县城居民清洁能源用户达到了12270户。液化气供气总量377吨,储气能力达100吨。
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达90%。全年共安装改造各类灯饰62盏,铺设电缆800米,各种路灯灯饰正常率达到98%以上。城市公共供水300万吨,供水水质综合合格率100%。煤气新铺设管道10公里,新增煤气用户1800户,供热面积323.63万平方米,供热管网175.4公里,新增供热管网0.4公里,县城集中供热能力达321.45兆瓦。
城市绿化:全年公园绿地85.81公顷,人均公园绿地12平方米/人;绿地面积291.66公顷,绿地率35.7%;绿化覆盖面积332.78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68%。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2016年,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122所(含有民办普通高中2所,民办初中1所),其中,小学73所,教学点26个,初中1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普通高中2所,职教中心1所,教师进修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小学生21392名,小学专任教师1598名,小学五年巩固率107%,比去年同期增长9.9%;初中生10690名,初中专任教师1022名,初中三年保留率100.41%,同比增长0.23%;高中生7024名,专任教师659名;职教中心在校生1673人,专任教师93人;幼儿园129所,幼儿教师1174名,幼儿10846名,学前幼儿入园率92.03%。全民终身教育荣获优秀组织奖,顺利通过国家级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
科技:2016年,全县有效发明专利拥有25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个,销售额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额比值2.5%。新建众创空间数量1个,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0.69亿元。
天气预报:天气预报服务水平和准确性稳步提高。2016年县财政共投入29.8万元,用于6个标准化炮点作业基地基础设施完善、气象预警信息平台和农村气象大喇叭的建设和维持维护。全年开展人工消雹作业5次,发射“三七”炮弹189发,人工增雨作业8次,发射火箭弹36枚,有效缓解了旱情和冰雹对我县农业生产的影响。利用气象预警信息平台发布各类预警52期,发布各类预报服务短信75万余条,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十、文化和卫生
文化:我县建有集文化馆、体育馆、全民健身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档案馆八馆合一的文体中心一座,是全省最大的县级文体活动中心,占地面积69.8亩,总建筑面积35000平方米。其中图书馆为国家一级馆,总藏书量10万册。民办剧团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9个,社区文化活动室24个。全县188个行政村完成了农村体育健身工程、农家书屋和农村文化场所100%全覆盖。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自办节目3组(新闻1组,专题2组),联办节目3组(农业、科技、生活),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和转播台1座。截止2016年年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4项、省级保护项目9项、市级保护项目5项、县级保护项目10项。
体育:全县登记注册的体育协会11个,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达1.7平方米/人。
卫生:全县共有医疗机构260所,其中县级医院4所,卫生机构3个,乡镇卫生院13所(含撤乡并镇的4所),民营医院3个(侬民医院、五洲医院、振祥骨科医院),村卫生所192所,个体诊所及门诊部45所。共有编制床位865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456人,注册医生540人,注册护士576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3%。新建和改扩建标准化村卫生室100所,积极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完成农村改厕4640座。
十一、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环境质量:全年县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180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9.89。县区区域环境噪声年均值53.1分贝,交通噪声年均值63.5分贝。
县城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日均处理生活污水1.18万立方米,年处理化学需氧量1105.32吨,氨氮109.8吨。垃圾处理场2016年处理垃圾7.4万吨,处理率达100%。全社会用水量1.563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0.154亿立方米,农业灌溉用水0.954亿立方米,工业生产用水0.342亿立方米,生态用水0.113亿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平均耗水量61.38方/万元,同比下降4%。
安全生产:全年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数比上年下降21.12%,死亡人数比上年下降29.55%,受伤人数比上年下降17.86%。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据2016年人口抽样调查,年末全县常住人口353186人,其中:城镇118514人,乡村234672人,男性180961人,女性172225人,性别比为105.07。城镇化率为33.56%,比上年提高0.99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4055人,人口出生率11.52‰,死亡率4.69‰,自然增长率为6.83‰。
计划生育:全年符合政策生育率达96.97%。
人民生活:全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492元,同比增长6.4%;全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52元,同比增长6.8%。


社会保障:全县参加失业保险14943人;参加养老保险200364人,其中:企业19071人,机关事业单位12019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69274人;参加生育保险职工15671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36833人;参加工伤保险18626人。
就业:城镇新增就业3786人,其中创业带动就业1733人。465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28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48%。转移农村劳动力2796人。
低保: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293人,户数814户,发放城市低保金706.8499万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低保对象4116人,户数2545户,发放农村低保金1787.1233万元,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得到有效实施,发放标准不断提高,城镇低保由上年的501元/月调整为525元/月,农村低保由上年的373元/月调整为400元/月。
注:
1.本公报数据为统计部门和其它相关部门初步统计数据。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根据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和国家统计局2012年制定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对相关数据进行了修订。
3.本公报涉及交通、邮电、财政、金融、保险、城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环保、安全生产、社会保障等数据为部门统计数。
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法人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起点为项目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是指年销售额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企业和年销售额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企业。
5.按照国家统计局规定,节能降耗指标单独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