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了这么多年爸妈的女儿,回想从小学到大学再到工作后经历的许多人许多事,自己虽然还没有机会做家长,但是和别人的子女相处多年,有所谓的“三观相合”的知己之交,也有“非我族类”的怪胎,有行为举止low到爆的高学历同志,也有让人舒服通畅的山野乡民们。虽说每个人长成了现在的模样离不开自身的经历,但父母在成长中的影响则是要排在首位,所以写下这篇自勉,防止自己真的当了别人家长的时候忘了南北西东。
孩子打娘胎里就有异同虽然不可否认,但是品格的形成更多是需要父母的后天的努力,说到品格实在是太深刻太泛的东西了,我实在是难以说出什么道理来,就说说让我们和别人相处时会让人觉得舒服一些方面吧。从幼儿园的时候,老师都会教小朋友一些基本常识,比如:不要乱丢垃圾,买东西要排队,上完厕所要冲水,过马路红灯停绿灯行,人与人之间要谦让,见了长辈要问好……可再看看我们成人的世界,我记忆最深刻的一个场景就是幼儿园下学的高峰期,周围的家长带着孩子纷纷闯红灯过马路,只有一个爷爷带着孙子等绿灯,还一个劲地和孙子在说:“绿灯才能过马路,闯红灯是不对的……”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我总觉得和懂礼貌有教养比起来,什么钢琴十级、年级第一真的没有那么重要。要教育自己的孩子,家长有必要先复习一下幼儿园的知识,自己做到才好教小朋友,这是我的第一点小建议。
不得不说,现在社会竞争真的是很激烈,孩子们的起跑线从小学一直往前划,直到现在打娘胎里就开始补充各种维A维B和美术音乐,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卯足了劲要打赢这场战斗。音乐美术舞蹈围棋奥数……哪个小朋友没肩负着几个辅导班呀,我记得我们同学们的孩提时光是在田野里操场上和小河边度过的,每当节假日看到那么多小小的身躯背着各种学习用具奔向学习班的时候,我就有点小庆幸,幸好我及时长大了。当然前面也只是对现在小朋友的压力稍作感慨,孩子该学的还是要学的,该吃的苦还是要吃的,总不能等孩子出了社会身无长物无法立足吧。只不过想劝劝家长同志们要放平心态,自己和孩子努力了,对得起自己就好了。听过一个一年级小朋友家长的事,孩子学习已经很好了,但孩子考不到第一就会训斥孩子,自己也气得够呛,时时都给人一种你要错一点你这辈子就输了一大半的感觉,小孩子也在她妈面前小心翼翼的。我就想人生这么长,从那么小开始就需要事事稳妥不出差错,你们该有多心累!况且人与人之间自有个体差异,不可能方方面面第一名,即使做到全校第一,再当全国第一还是有点难度的。做不到苏东坡“惟愿吴儿愚且鲁”的豁达,对孩子也要有承认其差异接受其不足的勇气和能力。对待孩子既要有要求也不必过于苛责,这是我的第二点小建议。
小朋友们正处于汲取知识的年纪,时间几乎被学习、课外活动占满,再看看我们的大多数家长,每天除了日常工作外的时间,剩下的就是刷微信微博,看看电视节目、唠唠家长里短。孩子和家长在一起的时间,正是家长们不思进取、休闲娱乐的好时光,更有不负责任的家长,孩子做作业电视声音开得哇哇大,要么在边上打游戏。怪不得现在有些小孩都想快点长大,好每天玩游戏看手机呢。孩子在成长时期的家庭环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以后的生活状态及人生状态,如果孩子在学习的时候你看看书或干点有意义的事,无需言语你已经为孩子上了很重要的一堂课,你现在做的每件小事都是在为孩子做榜样,你在退步,孩子一旦脱离学校这个缰绳,那他应该是立马向你学习的。所以请和孩子共同成长,这是我的第三点小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