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歌手李健说:“我倡导非功利的阅读,建议大家读点看似无用的书,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人民日报刊登了他的观点,我举双手赞成。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能静下心来看书的寥若晨星。可能是社会的节奏变得快了,也便迎来了疯狂的快餐文化时代,“浅阅读”“泛阅读”显得理所当然。真正能潜心读书的人寥寥无几,大多数人看的都是貌似非常有用的书,殊不知无用的书恰恰与内心相连,与灵魂相接。
今年4月23日是第22个世界读书日,毋庸置疑应该多看书多阅读多写作,有梦想的人必然懂得读书的重要性,这是无须多言的。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这是大作家莎士比亚的名言,世界图书日即为其辞世而开创。同时也是文学巨匠塞万提斯的纪念日,他写的《堂吉诃德》想必很多人都知道,那可是经典之作。
说起经典,何尝不是“无用”的书?但它却能启迪我们的心智,引导我们的思维,提升我们的涵养,深化我们的思想。许多世界级的经典反倒不是实用的,更像是一位朋友,时时刻刻能提醒自己走向正轨。比如突然遭遇不测风云,何必伤心难过,快去看看书吧,看看经典,读读其中的妙谛,是否会豁然开朗地走出阴影走向光明?
人文经典就像圣殿,只有虔诚地走进去,才能聆听圣者的圣言。如若囫囵吞枣、走马观花,不细细琢磨,脑筋上便似抹着一团污泥,开不了窍,也行不了万里路,更甭想取到关乎幸福的真经了。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就让万卷诗书涌现在你的脑海,下笔的时候直感觉灵感的气流冲荡而来,洋洋万言倾吐而出,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连篇累牍也便妙手偶得了。可以见得,读书是必要、紧要且重要的。
读书能够感化青年,慰藉老年,带来幸福,驱散愁苦。试想,假如这个世界没有书,那将是怎样的荒芜与恐怖。相信书吧,昂扬在前进的阶梯上,荡漾在积蓄正能量的港湾。
喜欢读书的孩子通常是怀有梦想的,他们渴望收获书中的宝藏,往往在读书的过程中,会激活昏睡的细胞,复活逝去的希望,向着自由的方向生长,直至开花结果,走向成熟。
读书于李健而言,着实是一种具有仪式感的行为,他认为实用主义是要特别警惕的。在物欲横流、纸醉金迷的时代,很多人越来越现实而丧失理想,越来越唯利是图而放弃看书。这时我们倡导慢生活,当你走得太快了,请暂停一下,等等灵魂。慢慢走,读书吧。
你可曾认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读书的有用和无用。诚然,读所谓有用的书,或许可以改变外在的命运,即虚妄的地位。读所谓无用的书,不一定能改变命运,但可以改变内心世界,拥有一定境界,从而抵达和谐。
大哲学家周国平说过:“书分有用和无用,有用的书关乎生计,无用的书关乎心灵。人分有梦和无梦,无梦的人是生计的奴仆,有梦的人是心灵的富翁。”是的,读无用的书,做有梦的人。这也是迎接世界读书日的意义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