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乡管理全面提升行动启动以来,清源镇坚持“以人为本,标本兼治”和“落实责任、齐抓共管、城乡联动、整体推进”的原则,按照“横到边、纵到底、不留死角、不留缝隙”的工作标准,扎实开展各项整治活动,以五个“狠抓”(狠抓环境卫生、违法建设、铁腕治污、主要通道及公共场所)为重点,确保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开展以清理乱堆乱放、强化清扫保洁、规范垃圾收运等为主要内容的环境卫生整治,达到环境整洁、卫生干净、秩序良好的效果。同时,对违法占地和违法建设的单位和个人采取强制措施。严厉整治以新农村建设或其它名义与房地产开发商签订土地转让协议或联建协议,变相进行土地交易和开发建设。按照《太原市大气环境冬防严控十二条措施》的要求,重点对严重污染环境的小型洗煤、炼焦、炼油、铸造、水泥、陶瓷耐火材料等“土小”企业进行限产、停产、整改;集中开展整治原煤散烧、垃圾乱堆、秸秆露天焚烧等污染环境的行为。并对涉及该镇的新旧307国道、清东路、清文路、都小路、阳煤化工周边、货场通道等沿线的扬尘污染、乱堆乱放、便道等进行综合治理。针对违法小广告多、滥、乱、杂的状况,按照“先主次干道,再中小街巷,后向院落延伸”原则,采取清、铲、喷、涂等措施,加大对小广告的整治力度;对学校、村委会、医院、文体活动场所等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占道经营、环境秩序、乱停乱放等进行综合整治。截至目前,出动人员1780人次,翻斗车135辆次,三轮车518辆次,挖机86台次,铲车124台次,清理垃圾约9850吨,清理乱堆乱放663处,约6390吨,垃圾填埋约1500吨,推平苫盖料堆33300平米,清理矸石15万余方,清理杂草19700平米,修剪树木14900余株;拆除违法建筑共16家600余平方米;对全镇16家关闭淘汰企业全面下达拆除通知,11家企业已基本拆除完毕,另外5家企业也已停产整改;组建了24小时秸秆禁烧巡查分队,发放宣传资料18000余份。307国道、旧太汾路、清东路、清文路、孔柳路整治乱堆乱放和307国道沿线违章违建、占道经营专项整治已初见成效。
在听取汇报、实地调研昌合洗煤厂、柴家寨开南路及307国道沿线后,王琳玉对清源镇提升城乡品质所取得的工作成效给予肯定。他指出,城乡管理提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全县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以城乡管理提升为抓手和切入点,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举全县之力,凝聚各方工作合力;要切实把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明确高标准,立足严要求,形成长效工作机制,通过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巩固环境治理成果。
王琳玉强调,要抓好集中整治与常规工作、乡镇督导与村干部负责、教育村民与教育保洁员“三个结合”,做好重要通道干道和进村通道、村内主大街和公共场所、秸秆禁烧和垃圾禁烧“三个重点”,建立以县联动、乡镇组织、村级实施的机制,形成政府引导、行业、企业、村民自治的良好格局,推动城乡管理提质工作进一步升华。
王琳玉还就“西二村”搬迁、滨河西路善后、绿化美化工程等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并检查了大北村3·15村务公开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