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说,老马家的信鸽在全国的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还得了20万元的奖金呢。”“是吗?走,我们去看看是什么样的鸽子让老马这么风光体面。”
清源镇孔村街头,村民们议论纷纷。一时间,马东虎成了“名人”。
已过花甲之年的马东虎是孔村一名普通农民,从小酷爱鸽子的他早在20多年前就养起了鸽子。“那时候就是个爱好,纯粹图玩耍。”他说。从购买10来羽鸽子小打小闹起家,慢慢发展、慢慢繁殖,到如今,马东虎已拥有信鸽100羽,且在养鸽界小有名气。艰苦繁重的工作让马东虎收获的不仅仅是乐趣,更是积累了鸽子养殖的技术和经验。
每天天不亮,马东虎就会早早起床,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先钻到鸽窝中检查幼小的鸽子是否从鸽笼里掉下去了、成年的鸽子是否有不精神、不舒服、没食欲的情况发生,如果有,他就会抱着情况异常的鸽子检查、诊断、喂药,完了还会守在旁边观察一两个小时,直到鸽子重新站起来。每到这个时候,妻子就会在一边不耐烦地催他吃饭。而老马却一拖再拖,他说自己饿点没关系,但不能眼睁睁看着鸽子不舒服而置之不理。老马说,妻子原来不喜欢鸽子,以前家里没盖东屋时,鸽子都在北屋房顶上养着,有同行之间经常过来交流参观,妻子就为参观鸽子要经过客厅内楼梯而不悦。但后来,妻子也渐渐地喜欢上了鸽子。“鸽子其实是个很有灵性、很有记性的禽类。”老马说,自己养的鸽子养出了感情,有时候抱着那样一羽昂首挺胸、羽毛丰满、精神抖擞的鸽子,就像抱着满怀的希望与未来。
鸽子出生45天开始,就要送到公棚去“深造”,“深造”半年后便可参赛。老马的鸽子从2008年起就开始参加各类信鸽比赛,10年来,获得的奖项有60多次。“鸽子参加比赛时十分辛苦,就拿这次夺冠来说,当确定要参赛时,先要将鸽子送到公棚,人家会统一将鸽子运输到内蒙,参赛时水米不能进。500多公里的路程,我的鸽子飞了8小时,第一个飞回来!”说起“诚信是金2016年秋季第三届决赛”夺冠以及为自己争得荣誉的鸽子,老马的眼睛都湿润了。那场比赛,4000多羽信鸽同时放飞,数千鸽子主人守候在公棚等候佳音。当确定自己的鸽子率先返回时,老马按捺不住心中激动,上前一把将鸽子搂在怀里……
在采访过程中,老马嘴里的很多新鲜词汇让记者不停追问,如公棚,电脑、胡本、红狐狸等鸽子血统等,老马总是耐心解释,详细介绍,言语中俨然内行人的样子。
通过养鸽,不仅使老马的情趣得到了延续和升华,而且也因育种结交了全国许多志趣相投的朋友,感受到了生活的喜悦,成功的乐趣。抱着厚厚60多个获奖奖杯(证书),老马动情地说:“放飞鸽子,就像放飞自己的梦想,放飞自己的人生,因为我的生命与情感注定与鸽子为伍,共育一个梦想,共享一片蓝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