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家的那些年那些事 作者:王艳娟 时间:2017-01-23 次数:242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小院
  我们方言叫外婆为“婆婆”,婆婆家位于晋中盆地,那广袤平坦的热土上孕育着世世代代祁县晓义村人。婆婆的小院在村中靠北,但离后街上还隔一条贯穿晓义村东西的比较大的路。小院有三间正房,两间西房,矮矮的土砌院墙,土丕在雨淋日晒中有些脱落,露出土块中的黄色短麦秸,西墙脚一棵枣树是从西邻院的枣根映上来的,长得郁郁葱葱,到了秋天还在枝头缀满红红的枣子。院子狭长,院门是两块木制门板,开闭时发出吱扭声。外爷晚上串门门回来总是边关门边叫着:“五儿,关门了!”五姨掀开温暖的被角,露出脸,朝外喊一声:“关了吧!”就又翻声闷头睡去了。听得外爷的脚步声进了屋里也躺下睡去了。
  这间卧室是西正房,一间大的房子。一盘土炕,一溜炕几,炕几上堆着些不常用的物品:纸盒子,过年亲朋送的礼品盒子,扇子,书本,小镜子,小梳子。凡是随手能放的东西都闲置在炕几上。酒红色的几面几乎看不出色彩。炕墙上斜挂一块泛着古色散发古香的旧式穿衣镜,镜框子由于年代久远已辨不清是红是黑,变裂的油漆纹下依稀可见木质的黄,镜面上不很明亮,不是因为屋子不亮堂,也许是因为玻璃后面的水银剥落的缘故吧,照人的效果已不是很好。镜子下方一年四季贴着过年时贴的炕贴贴“身卧福地”“身体健康”什么的。土炕前沿正中打着一个砖砌的方形泥火,这个火,外爷和五姨在上面经常能做出香喷喷的饭:片儿汤,拨烂子,饭香总能钻到我的被窝里,唤醒熟睡的我,外爷常叫:“二燕,起来吃饭了,不早了!”
  地是砖砌的,五姨常常把地打扫得干干净净。一条古式长条几靠西墙摆着,每到正月初三给外爷拜完年,我和姐姐就和五姨住下,姐妹两就搬个小木凳在条几上写作业。四姨家鹏鹏会唱谱子,五姨就让他坐炕沿唱谱,最后让他再唱一遍时,他却唱不来了,五姨问他咋会事,他说是自己即兴编的,唱完就忘了,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我们最开心的时侯,还是上大学的舅舅回家。他一身书卷气息,手捧一张英文报纸,旁边放一个小半导体,开始读英文,朗朗入耳,虽然我们都听不懂,但那股报纸味弥漫在整个小屋中,我们就沉浸在浓浓的书香中,也许就是这股书香唤醒了我的求知欲望!我也学着舅舅每天早晨读英语,背英语!再逢年过节时,我带有方言土语的英语口语让舅舅美美地开心了一次。
  他说:“二燕,你这英语有清徐味儿啊!我给你读一读”。
  我伸手给他递书,他却摇摇手,然后就开始背诵了。
  我惊讶地目瞪口呆,半天缓过神来才问:“舅,你还记得初一课文?”他只一笑,就又读他的报纸去了!其实我根本没听见他是如何背那一课的!
  小屋隔壁是两间大的房子,墙上贴满了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五姨和舅舅常常谈论她们,谈她们的容貌与才情!这个屋子放有几只洋灰箱子,里面装满了麦子。是外爷的储粮室,他用一大簸箕麦子就可以给我们换一堆菜瓜!
  当时小院中,四个姑娘都出嫁了,还有外爷守着家,五姨读师范,舅舅读硕士!你问我婆婆呢?其实在我脑海中就没曾留下婆婆的印象,婆婆的贤惠勤劳都是从妈妈那儿听来的!
  给外爷拜年
  过年对于孩子们来说,那是再高兴不过的事了。妈妈心灵手巧,日子虽过得清贫,经济拮据,可一到过年时,姐妹俩都能穿上她亲手做的崭新的衣装,崭新的棉鞋。我和姐姐差两岁,个子又高,穿上一样样的衣服,亲朋都说像双胞胎。我们全家围着炕桌吃过妈妈烹制的撸香串豆腐,炒过油肉,炒鸡蛋,自制卷卷……反正热热闹闹一桌年饭后,过两天就准备给外爷拜年了!
  大年初三,爹妈骑上自行车,装上给外爷的礼物引上姐妹两去给外爷拜年。竹叶青酒是必不可少的,我爹每年过年不买甚也得给老丈人买两瓶竹叶青的,他说老人爱喝酒!他总是小心翼翼地把几瓶绿瓶装黄瓶盖,里面有琼浆玉液的竹叶青当宝贝似得放竹篮里。剩下的什么鸡蛋了,糕点了就是妈妈负责打点了。
  一路上,就期待和外爷,舅舅,姨姨们,哥哥弟弟们相聚。从没感觉到我被放在自行车后面竹框框里有多憋屈,也没觉得天寒地冻,就觉得又能和五姨住了,能去大姨,四姨家玩儿了。
  推开外爷家小院的木门,吱扭声早已传到屋里,先是一声:“二姐来咧!”,随着五姨兴奋的声音,她会满脸笑容出门迎接,把我们全家让到里屋。外爷笑眯眯地叫声:“燕儿,二燕”他话不多,但高大的身材一从炕上站下地,略显窄的脑门下圆圆的眼睛一笑,用低低的缓缓的声音一问询,我们就觉得外爷很亲切。
  陆续地大姨家,三姨家,四姨家的都来了,都挤进了这个一间大的小屋里。
  姨姨姐妹们够热闹,唠唠过年的激动,说说日子的艰辛,谈谈娘家亲戚的变化。边叨歇边把带来的礼物往炕几上放,还念叨着,这是给爹带的酒,这是给爹带的烟。炕几上的礼品明显增多,炕柜子里已被五姨塞满吃的喝的,剩余的装不进去的只能闲散在炕几上,我在炕上走来走去,尽情享受着每年这个热闹的氛围。
  大姨在本村里后街上住,大姨夫在村里很出色,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一溜十间房,一个宽敞的大院,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每年初三大姨总是把家里的生熟食物带来,忙呼着摆桌桌,炕上放个方桌,年长的男士弯腿团坐,偶尔逗一逗乐看谁过年还穿补丁袜子,看谁还露着脚后跟,说着笑着就拿起筷子开吃了,外爷总说:把扣全拿来的竹叶青打开!全家老小,包括炕上乱跑的我也是有份儿的,一人一个小白酒盅,互相一碰就干了。
  竹叶青的淡黄色,在桌子上雪白的瓷制酒盅里,在绿色透明的酒瓶里,显得那么有光泽,是论谁一生也难以忘却的;竹叶青甜润甘醇的味儿,是论哪一种更甜美的酒也无法与之媲美的。因为,这酒浸润着外爷一生最美好的时光,这酒散发着这个家族蒸蒸日上,蓬勃发展的力量!
  地上扣一大簸箩,就是五姐妹的桌子了,这个簸萝上放满了姨姨们做的或各自带来的菜,吃着也乐着!
  小屋里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年年初三如此,只是表兄弟姐妹个子变高些,外爷发丝变白些,姨姨们谈资多了些,舅舅学位高了些,但年味从未减淡,一大家子总要在小屋里聚一聚,乐一乐的!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