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是社会风气的基础,每个家庭都应该为社会风气的正能量做出积极的贡献。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在家风的确立、宣传、实施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和积极实践,也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在传承好家风,为国添光彩方面,我家是这样做的:
首先,继承传统,制定家风。在继承先祖勤劳、节俭家风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的社会现实和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根据我们家的情况和奋斗目标,制定了八字家风:勤劳、节俭、诚实、善良,简称勤俭诚善。
其次,反复宣传,深入人心。为了让每个家庭成员都心领神会,自觉践行,我们把“勤俭诚善”和“勤劳、节俭、诚实、善良”家风分别写出来,装裱上墙,或者以微信的形式发在家庭圈里;配合家风教育,我还写了七绝《示儿》:“贫富不能忘祖宗,善诚勤俭是家风。黄牛小草父亲志,敢为人上母精神”。在宣传家风的同时,在理论上提出要求,指明榜样,要像爸爸那样做勤勤恳恳的黄牛和默默无闻的小草,要像妈妈那样勤劳节俭,争先争上,把家风具体化、形象化。我和老伴儿还共同编写了四首七律《寄语晚辈》,按照家风的精神,针对四个小字辈的不同情况分别提出了要求。《清徐报导》刊登后,一人送一份报纸,这样,便于检点,便于践行,尽力使家风落到实处。我把《家风》、《示儿》、《寄语晚辈》都入编我的《王茂华文集》第二册,以传承家风,教育后人。
再次,身先士卒,做出样板。勤俭诚善的家风,在家里、在外边、在单位、在社会,时时刻刻,事事处处都能表现出了,都应该表现出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家长、家风的倡导者,我和老伴儿十分注意以身作则。处处以对党忠诚,对工作勤奋,对同志诚善来指导自己的一言一行。老伴儿1962年下放回村后,当了民办教师,由于工作勤奋,成绩显著,全公社召开了现场会;1979转了户口二次参加工作,分配到县文化馆,让她组建、负责文化馆照相服务部工作。她带领五个待业青年勤奋学习,诚心相处,善待顾客,开源节流,将文化馆照相服务部搞得红红火火,很有名气。不仅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而且多次受到文化馆、文化局领导的表扬。1985年清徐县妇联授予她“锐意改革成绩显著”的奖状,1986年她又被清徐县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教育子女的好妈妈”光荣称号;退休后,先是参加了老干部夕阳红文艺队,她凭着会说的特点,让我先后编写了《清徐是个好地方》、《老俩口儿夸改革》等快板、三句半说唱节目,不仅丰富了文艺队的表演形式,而且还为文艺队增添不少光彩。她和原副县长王兰林表演的《清徐是个好地方》等快板参加太原市老年人文艺表演获得了一等奖。此后,老伴儿一头又钻进了打门球的活动之中。早出晚归练球,认认真真看书,虚心切磋球艺,自费参加培训。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太原市教练员、裁判员考核中,一次通过,成为国家二级门球教练员,在清徐是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国家级教练。她打得好,教得好,受到了球友们的一致好评。我也同样以身作则,做出榜样。教学时,被评为优秀教师;在县委宣传部工作时多次被评为市县的优秀党务工作者;在县文明办时,多次被评为市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分子;任工商局党总支书记时,工商局党总支被评为全县先进党组织十杆旗之一;任文化局长时,在太原市率先建成全国先进文化县,太原市劳动竞赛委员会为清徐县文化局记集体一等功一次,清徐县劳动竞赛委员会为我记一等功一次,还评为县的劳动模范。退休后,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先后担任太原市楹联家协会理事;清徐县诗词楹联学会、县老年体协、县门球协会、县老年书画协会副主席;县老干部通信组组长、清徐县书法协会艺术顾问等。在家风的指导下,我尽心尽责,发挥余热。县门球协会、县老年书画协会被评为山西省的先进集体、县老干部通信组被评为市县的模范通讯组……另外,我先后出版了《清徐县志》(副主编)、《共产党员的楷模——段毓虎》(特邀编辑)、《王茂华文集》(一),合作出版了《马峪葡萄》、《清徐民俗》、《清徐食醋》、《清徐老陈醋史话》等多部著作,为热爱家乡,宣传清徐,促进民风,贡献社会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家风精神的指引下,在家长的示范带动下,我的儿女辈、孙子辈一个个表现的都很出色。四个子女都是三好学生,都是在校加入共青团,都是大学文化,都是共产党员,都是单位的骨干,有的是科局级干部,有的还是县处级领导。四个小字辈,两个大学毕业,都是在校入党,都是大学学生会的干部,现已参加工作。另两个都读大学,也都是共青团员,大孙子已写了入党申请书,列为重点培养对象,小孙子还留学加拿大。
在勤劳节俭方面,老伴儿更是为人楷模。我俩1960年初结婚,一件新衣裳也没买,亲戚朋友一个也没有请,一家人吃了一顿饺子就算办了婚事。她不仅一生无怨言,而且把这样的婚姻观、节俭风传给后人。我们的孩子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时,她郑重其事地告诉他们:“工作不能误,对象自己找。找个家风好,脑筋聪明,心地善良,有责任心,会过日子的就行。婚事一定要俭办。”我的两个女儿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结的婚,当时出嫁要彩礼已成风气,但我们一分彩礼都没要。二女儿定亲时,乘老伴儿出去办事机会,她大姑向男方要了一千元彩礼。老伴儿知道后,向二女婿作了解释,并将索要的一千元购买了洗衣机等物品送过去。有人说,嫁闺女要彩礼,是几千年留下的规矩。养活到那么大的女儿怎么一分钱也不要?多亏啊!老伴笑着回答说:“我们家是嫁闺女,不是卖闺女;我们家是结亲戚,不是做买卖。”家在农村时,我在县里工作,老伴儿一个人既要教学,又要管理家务,抚育四个孩子,还要养鸡、养兔,白天在外忙忙碌碌,晚上灯下缝缝补补。老伴儿勤劳节俭的美德,言传身教的做法,给下一代做出了很好的榜样,以勤为荣,以俭为美在孩子们身上一个个表现出来。我的一件条绒上衣穿了好多年了,老伴儿七缝八补改成大女儿的上衣,一个已上高中的女孩,又是男式的衣服,大女儿穿上不怕人笑话,反以为荣;二女儿上大学时,五分钱一碟咸菜,一顿都舍不得吃完,晚饭吃一半,剩下的一半留着第二天早饭再吃;放暑假了,别人家的孩子尽情玩耍,我的两个男孩是四处打工,曾经给公路段刷过树,给露酒厂洗过瓶子,在医院建筑工地上当过泥土工……
第四,检查督促,表扬鼓劲。家风立起来了,家长也做出样板了,但能不能人人都落到实处,检查督促,表扬鼓励也是很重要的一环。我们除平时单个问询了解,谈心互动,学前要求,假期汇报外,每年春节全家都要大聚会。这不是一次简简单单的在一起吃顿饭的问题,而是一次谈心会,表扬会,鼓劲会。有的小字辈考上大学了,有的在大学当了学生会干部了,有的在校入党了,还有的要出国留学了,等等,大家都坐在一起,相互谈心,举杯祝贺,勉励再接再厉,再攀高峰,学好本领,为家增光,报效祖国。有谁提干了,调动了,评模了,也都要互相勉励,共同祝愿。有一年聚餐,老伴儿说:党号召群众监督,我一个人监督着你们9个党员2个团员,看你们哪个学习好,哪个工作好,年终可有奖呀!逗得大家都笑了。虽然看起来是开玩笑,但实际寄托了对儿孙后辈的厚望和对家风的执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认为就是现阶段的民风、社风、国风的核心,是对每个家庭、每个国人的要求,我们每个家庭、每个国人都应为其添砖加瓦,增光添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