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的饮食文化 作者:忠华 时间:2017-01-04 次数:104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腊八节古代称为“腊日”,是腊月最重大的节日,人们习惯上称作腊八。它是春节前的第一个节令,此后“年味”日渐浓郁起来。腊八节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传统和历史,它的饮食文化更是源远流长,色彩纷呈。
  腊八粥当然是当之无愧的节日主角,腊八节喝腊八粥的风俗在中国已经延续了一千多年。腊八粥是一种用多种食材熬制的粥,还叫做七宝五味粥。古代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最早的腊八粥是用红小豆来煮的,后经演变,加之地方特色,逐渐丰富多彩起来。现在我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腊八粥易于人体吸收、四季皆宜,可以作为日常营养配餐和调剂饮食生活的一道美食,尤其适宜年老体弱或病愈后脾胃虚弱者食用。
  其实腊八这天不光要吃腊八粥,各地的美食更丰富多彩。过去我国北方少产大米,所以演化成了腊八面。人们将和好的面擀成薄片、再切成菱形长条,锅里水烧开后,先把洗泡过的黄豆、小米、粉条、木耳、黄花菜等下入,煮至快熟时,再下入面,最后把准备好的肉臊子调进去,加入盐、花椒等调料,这样,一锅香喷喷的腊八面就做好了。“腊八菜”最能展示姑娘、媳妇的烹调手艺。“腊八菜”是将胡萝卜、白萝卜、白菜帮子切成又薄又匀的菱形、长条、方片等图形,手巧的还可把它切成周边带齿的各种几何图形。然后加入大葱、蒜苗、豆腐、粉条、茴香等调料烩在一起,别有一番风味。
  华北大部分地区在腊月初八这天有用醋泡蒜的习俗,叫“腊八蒜”。泡腊八蒜得用紫皮蒜和米醋,将蒜瓣去老皮,浸入米醋中,装入小坛封严,至除夕启封,那蒜瓣湛青翠绿,蒜辣醋酸香溶在一起,扑鼻而来,是吃饺子的最佳佐料,拌凉菜也可以用,味道独特。“腊八豆腐”是安徽黟县民间风味特产,在春节前夕的腊八,黟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腊八豆腐”成品色泽黄润如玉,入口松软,味咸带甜,又香又鲜。
  腊八节的美食还有很多,都有不同的特色,相同的是都赋有美好的寓意,有企盼五谷丰登的,有祝愿健康长寿的,还有祝福美好生活的。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