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险灵秀美如画 ——张掖丹霞地质公园 作者:韩玉林 时间:2016-12-12 次数:208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认江南”。张掖古称甘州,是现甘肃省名的由来之一。它地处河西走廊中部,东邻武威,西连酒泉,是古“丝绸之路”河西四郡(即现在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之一,也是河西走廊难得的一块“绿地”,故有“金张掖”的美誉。1274年,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曾醉心于此,旅居张掖一年之久。1992年8月,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视察张掖,亲笔题写了“金张掖”。
  张掖丹霞地质公园地处祁连山北麓,甘肃省临泽、肃南两县交界处,分布面积约510平方公里,其中彩色丘陵面积40平方公里。张掖丹霞地貌发育于距今约200万年前的侏罗纪至第三纪时期。数年以前,它还不为世人所知。2002年4月,当地农民雷兴义偶遇外省人到其放羊的地方采风时,多说了一句,告诉游客到山里看看彩山。这一看竟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通过过往游客和一些摄影家的介绍,这里先后引来了诸多剧组和知名导演。2005年11月,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之一。2009年8月,被《图说天下·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处奇异地貌”之一,还加上了“奇险灵秀美如画”的评语,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进入公园有两个大门,我们走的是西门。地质公园面积很大,分4个主景区。游客可乘坐区间车,游览各个景点,很方便。当日天空万里无云,骄阳似火,游人很多,我们随着人流,依次参观了4个景点。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色彩艳丽的山峦与岩石。站在观景台上向远处眺望,几乎寸草不生的广袤丘陵,各种形态的丹霞地貌,纵横林立,红、黄、橙、绿、白、灰黑、灰白……多种色彩,把无数的沟壑、山丘装点得绚丽多姿。在阳光的照射下,有的似金色的麦垛、金字塔、堡垒、殿堂、亭阁;有的连座成峰,绵延几里,犹如一段段七彩绸带飘挂在丘陵之中;有的在阳光下突出暴露,绽放出眩人眼目的光彩,似五光十色的璀璨宝石……那层理交错的线条,色彩斑澜的色调,灿烂夺目的壮美画图,气势磅礴,场面壮观,让人不由自主地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仿佛带我们进入了一个彩色的童话世界!
  据导游讲,丹霞山随着时间、天气的变化,色彩景色也在不断变换,且层次分明。早上可以看到日出的奇观,晚上可以看到绚丽的晚霞和恬静的夜色。雨天极目远眺,使人胸怀开阔,万虑顿消。一日之中,一年四季,无论晴雨早晚,都有不同的景色供游人观赏。数以千计的山峦丘陵,满山的岩石全部呈现出鲜艳的丹红色和红褐色,相互映衬,各显其神,展示出“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奇妙风采。这是一种纯粹的自然之美,充满了毫不掩饰的奔放。
  把祁连山雕琢得奇峰突起,峻岭横生,红霞尽染,异彩纷呈。
  张掖祁连山丹霞主要由红色砾石、砂岩和泥岩组成,有明显的干旱、半干旱气候的印迹。它以交错层理、四壁陡峭、垂直节理、五彩斑斓而示奇。它是一个以自然风光为主的自然风景区,集广东丹霞山的雄、险、奇、幽、美于一身,揽新疆五彩城的色彩绚丽为一体。它是我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是我国彩色丹霞的典型代表,具有很高的科考和旅游观赏价值。
  姜文执导的电影《太阳照常升起》,钱雁秋编导的电视连续剧《神探狄仁杰(第三部)》,《国家地理纪录片》等一批有影响的影视作品,均把该景区作为外景拍摄地。前几年,最为知名的影视作品当属《三枪拍案惊奇》,作为影片制作人的张艺谋PK掉西部的其它景观,把这里作为该影片的外景拍摄地。据说主要原因是该地区未经商业开发,风景雄奇壮美,电影场面令人分外震撼。我们跟随骑骆驼游客的脚步,寻找该影片中的麻子面馆。想像小沈阳穿着粉色褂子,在赤红的山脊上狂奔。孙红雷身着铁青铠甲,在夜幕下一脸严峻……麻子面馆里的喜闹剧,只是一个传说而已。如今电影拍摄时,临时新建的麻子面馆,在拍摄结束后被保留下来,成为丹霞地貌中的一处人文景观,为景区旅游创收。
  张掖的美,是西北的美!张掖丹霞的美,是西北的大美!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