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致远 不忘初心 作者:紫璇 时间:2016-12-02 次数:213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纪伯伦在《先知》中曾经说:“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周国平在《幸福的安静》中说:“世界越喧闹,而我的日子越来越安静了,我喜欢过安静的日子。”“看破、放下、自在”是佛家的三重境界,面对这个充满纷争、欲望、名利、诱惑的喧嚣世界,也许我们无法在杂乱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达到“自在”的境界,但是避开喧嚣,追求内心的一片宁静,未尝不是一种如沐清风般的选择。
  宁静是一种心智成熟的流露,是一种身心舒畅的感受,是一种遵从本我的状态,是一种充实,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境界。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一种淡然处世的宁静;洪应明“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是一种超然洒脱的宁静;老子“人无常在,心无常宽,上善若水,在乎人道之心境”更是一种超越的宁静。
  选择宁静就是遵从本真。玛格丽特·米切尔在经历了南北战争的洗礼和家庭变故的双重挫折下还原历史和人性的本真,历时十年淬炼出经典名著《飘》。唐娜·塔特在宁静中还原文学的本真,潜心著作,字字珠玑,使得《金翅雀》、《校园秘史》、《小友》等精品风靡全球。独立影评人卫西谛在宁静中还原电影的本真,纵使没有丰厚的收益,但《电影+》、《后窗电影》等作品却是部部经典。“在电影那里看见现实冰山的耀眼一角、灵魂森林的幽暗深处”恰是他生动的写照。杨丽萍在宁静中还原艺术的本真,将孔雀之姿演绎得淋漓尽致。选择宁静就是在遵从内心。李叔同抛下尘缘,斩断俗丝,遁入空门成为弘一法师,一洗铅华,笃志苦行,恰是“一花一叶,孤芳致洁。昏波不染,成就慧业”。如果他没有看破红尘名利,又哪能来得那些传世的书法丹青、诗词歌赋、金石音律。当代“红学泰斗”周汝昌倾其一生治研红学,写下了八十万字的评论巨著,也写下了内心选择。那些选择了宁静的人,并不等于消极避世,而是“唯愿此心无怨尤”的不忘初心,坦然宁静。
  审视这个沸反盈天的时代,多少人迷失于繁华而忘记本真?多少人奔波于世俗而违背了内心?多少人执着于名利而丢弃了坦荡?莫言曾说:“喧嚣填满社会的空隙,我们到何处寻找真实?”我们若不能让内心宁静下来,便永远无法看到世界的真实,提升自我、实现价值更是无从谈起。
  抚案细思:常携一份宁静,不追名逐利、不随波逐流、不患得患失,淡泊名利,宁静致远,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