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动人心的自传都是朴素的 作者:岸晓风 时间:2016-11-11 次数:133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一个毕业于一般大学的人,一个在一个一般企业就职的人,一个在一般刊物发表文章的人,突然“一鸣惊人”获得了2014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就是日本人中村修二,现在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教授、工学博士。奇怪吗?如果我们没有读过他的自传《我生命里的光》,那还是很奇怪的。但是如果我们读过了这本书,又会觉得不奇怪。
  文如其人。作者是朴素的,书是朴素的,但是成绩则是一点都不朴素的。读这本自传,至少有这么几点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一是一定要形成自己的风格。正如作者所说,不管做多少研究,知道多少国外的实例,没有完成过产品的人不可能了解什么是个人风格。亲手一点一滴完成产品,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一闪而过的微弱的光,这点光芒会在今后变成你的个人风格。要强烈展现出个人风格,彻底贯彻下去,才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在这个过程中,很重要的就是要有独立的思考,才能产生独创性的想法,不管结果是好是坏。受别人影响,靠别人教导,不可能找到窍门,产生独创性。从事独创性的工作时,自己必须一直保持独立。
  二是要学会“笨拙”的坚持。作者的性格看起来并不聪明,活得也不太聪明,而是笨拙地坚持到了今天。不过正因为作者能够笨拙地对事物坚持到底,所以才有其无所不能的自信。作者还举了自己的一个例子,其在初中的时候被“硬拽”加入了学校的排球队,虽然也一直坚持练习,但是球队的成绩一直都不理想,甚至经常是“垫底”的,但是作者并不需要我们求他的“阴影面积”,反而在作者看来,这还是“很美好的”,为什么?因为自己摸索着练习,反而让作者生出了一种一切全靠自己摸索的自信。这也成为作者独立思考问题的基础。
  三是要有“执著”的自信。无论是学习还是研究,一开始毫无所获,但我们要一直坚信总有一天会出人头地。相信自己一定会出人头地的自信,是走向成功的原点。而如果顾虑太多,看起来是思虑周全,头脑清楚,但是一旦失败,就会陷入自我嫌恶,接下去就再也没有勇气尝试。而且,思考也会负面化,不敢再有下一步的行动。相反,没有成熟的想法,总觉得“船到桥头自然直”的人,面对未来态度积极,对于这种人来说,失败也会成为正面的助力,他们甚至有足够宽广的胸襟享受失败。无疑,最后这些能享受失败的人都走向了成功。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