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白衣天使更是共产党员 ——县人民医院护士速写 作者:张月英本报 时间:2012-04-01 次数:457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是白衣天使更是共产党员
  ——县人民医院护士速写
  
  
  立足本职炼党性植入军风铸医魂
  ——记县人民医院“白衣天使”王继萍
  本报记者张月英


  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王继萍喜欢这句话,喜欢军人般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护卫患者是医护人员的天职!王继萍引申出这样一句座右铭,她将它写在自己的日记中,并以此时时激励自己、鞭策自己,在纯洁党性的征程中,在服务患者的实践中,修医德,铸医魂,护卫患者、捍卫健康!
  作为县人民医院的一名医护人员,有着10余年党龄、23年工龄、15载护理生涯的王继萍,始终以锤炼党性为航标,与清徐医疗事业一道,走过非典、不典等难以承受的生命之重,驱赶着疾病、车祸等血淋淋的生命之痛,在对生命与健康的严谨守护中,到处都留下她“奋不顾身”护卫患者的身影……
  ◆斗悲情:驱赶生命之痛
  医者父母心。王继萍,这位平凡而普通的医护工作者,这位战斗在医护阵地上最最前沿的战士,在对患者健康的护卫中,关注着每一位患者的身体健康,更关注着每一位患者的心理健康。
  故事发生在王继萍任急诊室护士长的日子里。夏日的一个中午,时针已指向12:30分。在急诊室忙碌了整整一个上午的王继萍,刚刚走到家门前,手机却不知趣地响了起来。接罢电话的她立刻向楼下冲去。楼上,听到她脚步声的丈夫早已将门锁打开,却听得脚步声向相反方向去了,早已习惯了妻子这种毫无规律生活习惯的丈夫,缓缓儿将门带上。
  医院急诊室来了一对母子,据说喝了“敌敌畏”自杀未果,生命危在旦夕。早已疲惫不堪的王继萍一听情况,就像接到军令一般,马上拔腿开车冲向急诊室。
  仅仅两三分钟时间,习惯了高速度快节奏生活的王继萍已经冲到患者身边并及时做出准确部署,马上投入紧急抢救之中。
  被抢救的母子俩是服毒自杀,母亲80多岁,儿子60岁一直未婚。由于儿子身体一直比较虚弱,母子二人过着拮据的日子相依为命。屋漏偏逢连夜雨,前些日子,60岁的儿子突然患上脑血栓,母子俩一时想不开,幸亏被邻居及时发现后送到医院。
  抢救现场,身为急诊室护士长的张继萍既要组织对母子二人紧急抢救,又要及时稳定他们的情绪。她有条不紊地与护士们为其洗胃、吸氧、输液,一干就是三四个小时。下午四点多钟,终于成功,王继萍与她的同事们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患者被安全转送到内科病房继续治疗。
  人抢救下来了,王继萍却是放心不下,为使母子二人在绝望中重新振作,一连几日,她都去病房看望他们,对其进行心理疏导,鼓励他们要坚持,要珍爱生命,要面对困难不屈服。
  ◆救伤残:勇担生命之托
  王继萍爱管闲事,不怕惹麻烦,也正是缘于她的这种较真劲、憨性格,赢得了患者的赞誉。
  一个初冬的深夜,一辆回临汾的中巴车在路上出了车祸,被就近送往清徐县人民医院进行抢救。其中,一位名叫冯三成的50多岁的男人,其妻子当场不幸亡故,他本人也昏迷不醒。
  在对伤者的紧急抢救中,大家发现患者上衣口袋里装着不少钱。为脱干系,大家全不愿动这位伤者衣服。时间就是生命,王继萍一把将其上衣脱下代为保管,及时对伤者展开抢救。时值晚上三点多钟,王继萍与同事们一道,在为其进行输配血、吸氧,建立静脉通道进行手术的同时,为及时与患者家属取得联系,不避嫌疑地从其衣服中搜索线索,结果,终于通过伤者手机给其家属拨通电话。事后才发现,患者身上竟然装着50多万元的现金与银行卡。
  提起患者的名字,已经过去许多年之后的王继萍一直清楚地记着,患者名叫冯三成。原来,关于这个名字,还有着这样一段趣事。车祸发生后,昏迷的冯三成经过抢救能模糊说出话时,大家问其名字叫啥,冯三成一直喃喃着三个字“缝三针”。因医生在为其进行手术时,正好为其耳朵缝了三针。因而大家一直搞不懂他总在重复着“缝三针”是什么意思,知道真相大白之后,大家才明白,原来患者想要告诉大家的是,他的名字叫冯三成。
  当冯三成的儿女们接到王继萍的电话来到医院时,发现父亲已经被抢救过来。不及如此,他们的父亲在经历了昏迷几小时的抢救后,身上的钱物分文未少,而这一切,全因为有一个人为他们保管着,她,便是有点憨、不避嫌的王继萍。
  再后来,冯三成全家成了清徐县人民医院的好朋友,每遇头疼脑热的,都会到这里来看病。这里就像他们的家,给他们安全,使他们信赖……


  
  清徐的“提灯天使”——县人民医院
  内科护士长席蓉小记
  本报记者张月英本报通讯员杜清香


  她以一双灵巧的双手和一颗真诚的心,细心呵护着每一位患者的健康;她以始终严谨的态度与周到的护理,赢得了病人和家属的一致赞誉。她,便是被大家称为清徐“提灯天使”的县人民医院内科护士长席蓉。
  现年30多岁的席蓉,于199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护理工作十多年来,她时刻以“提灯天使”南丁格尔为榜样,默默无闻地耕耘在脚下这方坚实的土地上。她的足迹,留痕于抗击“非典”及“不典型性麻疹”的临床第一线,留痕于内科病房的每一张床位前,在历年的护理质量考核和病人满意度调查中屡获好评。在她担任内科护士长后,带领全科护理人员立足岗位,努力工作,不断提高护理操作技能,高标准地完成各项护理任务,无一例差错纠纷发生。
  “一切为了病人,全程优质服务”是席蓉及该科室全体工作人员的护理理念。作为护士长的她,总能够站在患者的角度“换位思考”。一次,该科室收治了一位脑出血的老人,病情危重,但该患者脾气暴躁,对医生护士的诊疗、护理有着极大的抵触情绪,甚至还打骂医护人员,就连她自己的儿女们也被骂得无心照顾她。面对这样的患者,耐心的席蓉却带领护士们哄小孩一般哄着这位老人,每天坚持为老太太进行各项治疗及生活护理。就这样,通过她们的精心护理,老人的病情在短时间内有了很大好转。在老人康复出院时,家属激动地说:“我们做儿女的也做不到这一点呀”。
  扶贫助弱,更是席蓉在工作中经常的事。一位来自农村家境贫寒的中年脑出血患者,患者住院期间无人陪侍,席蓉便买来蛋糕、面包及牛奶等食品,亲自陪侍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她还帮助其活动患肢,进行康复锻炼。她多次与主管医生沟通,尽量为此患者设计低廉有效的治疗方案,治疗护理费用能减免则给予减免。临走时她还亲自将出院需带的药及用法、用量写在纸上,嘱咐他按时服用。她的关爱感动着患者,这位中年男子由于疾病言语功能受到影响,于是,他便以一个劲地点头表达感激,表达对席蓉及护士们的谢意。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席蓉始终不忘自己作为共产党员的神圣使命。工作中,她始终与科室医护人员同甘共苦,主动为她们排忧解难;生活上,她也主动为年轻护士分担压力,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
  “大雪无痕风落处,但闻腊梅吐清香”。护理工作是平凡的,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干好就是不平凡。她也正是本着这一信念,这一宗旨,不断进取,不断实践,用自己的热情与爱心,注解和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情怀。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县人民医院骨科护士长孟晋丽的“思想观”
  本报记者张月英本报通讯员王丽芳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这句话既是县人民医院骨科护士长孟晋丽的口头禅,也是她作为一名医护人员的核心“思想观”。在繁忙而有序的工作中,身为骨科护士长的她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态度决定成败!“应该”二字,充分体现出孟晋丽端正的工作态度。的确是这样,在清徐县人民医院,细心的人一定会发现,在病房里,在楼道中,你总能看到她瘦弱的身躯,迈着轻快的步伐,不知疲倦地穿梭着,忙碌着。骨科外伤病人多,多是在干活时出现意外的患者。这些患者,又多是从煤矿上送下来的病人。初来乍到,咋一看都是黑糊糊的一张脸上,只能看见两只忽闪着的眼睛和白得耀眼的牙齿,身上都是煤尘和血迹。在大夫处理完伤口病人被推进病房后,护士长孟晋丽就像病人家属一般贴心,带领大家给病人擦洗、送饭、买生活用品……总之她什么都管,什么都做,被矿工病友们都亲切地唤作“大姐”。面对矿友患者的感激,护士长孟晋丽淡淡一笑,朴实地说上一句:“你们都是外地的,出门在外很不容易。现在住到我们科里,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前一段时间,有位90多岁的老大娘因“股骨颈骨折”住院,刚入院的时候,因为疼痛难忍,活动不方便,脾气也变得倔强,不配合治疗,大小便都拉在床上,整个病房臭气熏天,都没有人想进去。又是孟晋丽,她就像病人家属一般,一次次陪大娘拉家常,揉背,揉腿,帮助清洗,更换脏衣服、床单。慢慢的,大娘脸上露出了笑容,大娘的病情迅速好转,临出院时,只见曾经暴躁的大娘却慈祥地拉着孟晋丽的手说:“你真是俺的亲闺女啊!”孟晋丽还是淡淡的留下一句:“没什么,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这就是孟晋丽,每天第一个到,最后一个回,对医院的事,对科室的事,对病人的病情,总是那么认真,一丝不苟。而对她自己的事总是那么不在意。
  让大家最感动、最难忘的一天,便是去年10月14日那天晚上。由于同事家中有事情,孟晋丽顶替同事值班,那天晚上病人特别多。病房,处置室,治疗室不停地进进出出输液,打针,生命体征监测,接待新病人……到凌晨1点的时候,孟晋丽突然胸痛得厉害,其实那几天她一直痛,最初以为是小毛病,那一刻痛得她满头是汗,体温高达39℃。就这样,她仍然坚持把夜班上完,第二天交班,同事看到她的脸白的像纸一样,一再地提醒她需要赶快去检查一下时,检查结果令她自己吃了一惊。原来,她患了“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为此,她不得不躺在床上进行住院治疗……
  不久前,因为药物反应,孟晋丽的脸上、脖子上、手上出现了花生米那么大的疱疹、眼睛结膜充血、嘴角溃疡、由于药物影响嘴唇干裂的她一说话就出血,令大家看着都觉得心疼难受。就这样,她依然坚持每天往病房跑,坚守在自己那“一亩二分地”的工作岗位上。
  作为骨科护士长,孟晋丽是大家身边最平凡、最敬业的大姐。是她真正带给大家最力量、最直接、最感动的示范效应,是她树立了大家正确的“思想观”。
  “这是我应该做的!"一句朴实而简单的话语,道出了孟晋丽的思想观、人生态度。她常常与大家共勉:我们要不计较个人得失,始终把病人放到第一位,发扬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满腔热忱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人都说,护士是白衣天使,像蝴蝶一样轻盈,像羽毛一样温柔,像云朵一样洁白。的确是这样,生活中的孟晋丽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没有轰轰烈烈的惊人壮举,有的只是默默无闻的奉献,有的只是在平凡岗位上用汗水和心血,缔造着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越过生命的沼泽地,孟晋丽再度扬起生命的风帆,这句话,是她对平凡中之伟大、朴实中之卓越的经典提炼。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