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大夫·狐突 作者:万青云 时间:2016-09-21 次数:468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春秋时期(公元前841—476),十二诸侯分别于我国华夏大地割据一方。当时晋国就地处山西一带,晋侯献公执政期间,当朝有位大臣叫狐突,字,伯行,尊称大夫狐突(大夫,官名,无品职)。
  狐突是国君献公的第二亲家,献公的二公子重耳便是狐的重外孙。重耳从小好交结贤士,聪慧仗义,经常有一帮青年围着团团转,因此深得外公狐突的信赖。可是献公的小夫人骊姬总是看不顺眼,心想有他们几个公子在,她的小儿子奚齐是当不了太子的。年续一年,小夫人终得献公宠幸,用毒计将大太子申生赶出都城。二十一年,由于骊姬之故,献公杀死太子申生。骊姬又谗言加害重耳,这时晋大夫苏也劝献公:“先晋的群公子尚多,如不诛杀,将有祸乱产生。”献公掂量再三,觉得大夫苏说得在理,于是准备派人将群公子全部杀光。
  狐突闻讯赶紧叫他的两个儿子狐毛、狐偃以及重耳的好友赵衰、贾佗、先珍、介子推、魏武子等一帮人乘夜逃至秦国。当时重耳已43岁。十四年九月,晋惠公逝世,太子圉继位,称怀公。怀公为了整肃朝纲,对全国下令国内所有跟随重耳出亡的人限期归国,命狐突下召书将他的两个儿子狐毛、狐偃一起召回归国。狐突为此面君,当着怀公从容不迫地说道:“臣下的儿子侍奉重耳已经很多年了,现在召他们回来,是叫他们背叛主上,怎能用这种违反伦常的道理教育他们呢?”说着狐突并谏上大书“子无二父,臣无二君”八个大字呈于怀公。怀公看后,顿时勃然大怒,终将狐突杀死。同其一起被杀害的还有家人五六十口。多年后,狐突“教子不二”的事迹深得历代统治者的赞赏和推崇,成为后世忠臣的一个典范。
  狐突被怀公杀后的第二年,秦国缪公见时机成熟,即将重耳一帮人士护送回国。期间在晋国城外诱斩了怀公,重耳即位,是为晋文公。文公在外流亡19年,期间受尽了屈辱,吃尽了苦头。有一次路途中公子饿晕了过去,随行的贤士介子推为了救活公子重耳,忍痛将自己大腿的肉割了一块,用火烤熟给公子吃,过后民间流传的“割股奉君”这一典故即是指此。
  公子重耳回晋国继位时已62岁了。好在公子在外周游列国,也见识了不少的各国治国理念。即位后,在舅父狐偃的辅助下,推行善政,施恩百姓,并大力犒赏跟随他出亡时的贤士与功臣,功劳大的,封之以县邑,功劳小的也赐之以尊爵。封赏过后,有一天忽然想起贤士介子推还没加封。一位多年护他忠心耿耿的贤士竟被遗忘的一干二尽。文公深感愧疚,醒悟后,立即带人马上介府拜访。不料介子推早已随老母于绵山隐居。文公接着紧跟介子推的足迹奔上绵山,相请介归都受封。文公多次派人相劝,均遭到介的一再拒绝。文公无奈焚林求贤,逼介出山,最终介子推与母抱树而死。
  日后,文公为纪念贤士介子推,将绵山封为介山,并在此立庙为祀。是年又将外公狐突厚葬其封邑吕梁北端的马鞍山上,以示外公一生忠贞不渝,正直为纲辅助自己继位的怀念。
  宋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宋徽宗赵佶即位之后,赵为了启发当朝臣子效忠于他的统治,便将春秋时期的忠臣,晋国大夫狐突加封为利应侯,以此标榜加以效仿。从此,九州大地一时兴起立狐庙以祀示。
  据我县清源旧志、清光绪志卷之十一载:“狐突墓在马鞍山下,宋宣和五年,封利应侯,乡人建庙以祀。”故我县西马峪在马鞍山麓创建利应祠以祀。
  庙南向,位村北,古称狐神古祠、利应侯祠,乡人俗称“狐神庙”。该庙是我县现存庙宇中,唯一的一处北宋时期的砖木结构建筑,迄今994年。庙为二进院落,且庙内塑像、牌匾、壁画、碑刻均保存尚好。主体建筑狐突大殿面积不大,呈方形。外观古朴浑厚,斗拱粗犷坚实,唐宋遗风一目了然,确是一处难得的宋代佳作。殿内神台彩塑狐突夫妇坐像,文武贤士分设两旁。殿外设东西偏殿(即耳房),各塑黑白龙王夫妇坐像。
  明正统十年(公元1515年),乡人又在院中增补献殿一座。献殿一字排开东西轴向五大间,乡人俗称膳厅,专为祭祀狐突而设。旧俗每年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乡人称鬼节),膳厅内大摆整羊及村民供品,县衙官员及边山一带的村首都要到此举行仪式,隆重祀示晋国名臣狐突大夫。祀示后,全村老幼分餐供食,另有一番景象,热闹非常。有时偶遇天旱,县衙官员及村民也在此举行祈雨祭天活动。
  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乡人为修缮狐庙,广善集资。当年就增补了前殿并与大殿衔接,将大殿分为前后宫室,又在院内两侧增修了碑廊。第二年用剩余的资金在膳厅两侧新建东西厢房各三间,同时又将原有的钟鼓二楼及山门乐楼一齐推倒向南延伸至路边重建,使得院内进一步舒展对称。这样原有的一进院自然落成二进院,由原来的小庙经两年多的扩建整修,终成我县西边山一带最大的古庙之首。
  解放后,五十年代该庙厢房由本村村公所占用,又将膳厅作为村公所库房,狐庙大殿从此封存,杜绝了一切香客往来。多年的封存客观上免遭了文革时期的人为破坏。因此庙宇里的塑像、壁画、牌匾等附属设施均得以有效保存,现今成了我县文物遗存最宝贵的文化遗产。
  本世纪2006年,清徐西马峪村狐突庙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而成为我县文物保护级别最高的庙宇之一。从2013年起,国家文物局立项给予保护,分期分批拨款累计400余万元,逐步给予全方位修缮,其中并增设了消防、安全防护设施。
  截至2016年,狐突庙历经四年,基本修缮完毕。修缮后的狐突庙整体修旧如旧,大殿塑像仪表丰腴,栩栩如生;献殿两侧的雨神出巡布雨壁画完整如初,前后院落整修有序。如今,庙内古槐参天,松柏挺拔,一派古色古香的狐神庙风姿重展,不久会对外开放。届时,庙里的狐老爷会展开双臂热忱地欢迎各方来客。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