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县有这样一家特色保健火锅,它不声不响地藏身于商家林立的县城,和我县那些餐饮巨头比起来,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知名度都显得那么默默无闻。但它却创造了清徐乃至周边的两个第一——第一家玉石文化主题的餐厅,第一家墨玉保健特色餐厅。开业3个月来,它成功地把传统玉石文化和墨玉保健功效巧妙地结合起来,在不断的探索和尝试中拓展着自己的市场。这就是位于县城四通路的玉香斋墨玉保健火锅。玉香斋墨玉保健火锅的创始人乔学刚是我县清源镇大北村人,是一个小有成就的商人,他以特有的严谨干练闻名于我县建材市场,多年养成的良好信誉是他立足商场的根本。从建材到餐饮,这个跨度对于这个已经年逾不惑的中年人来说似乎有些大,而他所涉及的玉石传统文化、墨玉保健餐饮这些范畴更是开了我县乃至全省餐饮业的先河,对这个一贯以“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为口头禅的精明汉子来说,他的底气何在?思路如何?带着这些疑问,我们特意来到玉香斋,对乔学刚先生进行了专访。走进玉香斋,一股古朴的传统文化氛围扑面而来,墙壁上的水墨丹青,陈列柜里的玉石,伴着淡淡的音乐,身在其中,让人会不自禁的产生一种感觉,原来“吃”也是一种艺术。虽然空间不大,却处处都透露出店主的精致用心和不凡的品味。
说起创办这个玉石特色餐厅的初衷,乔学刚就忍不住笑了起来,作为一个资深的“吃货”,在闲暇之时呼朋唤友品尝各处美食是他生活中的一大乐事,而真正激起他进军餐饮业冲动的,正是这让人垂涎三尺、欲罢不能的神奇玉石。去年,朋友们邀请学刚去省城体验玉石的保健餐饮,在一家墨玉产品的销售处,让这个见多识广的“吃货”见识到了墨玉在餐饮中的神奇魅力。青菜煮多久都是鲜艳的本色,牛羊肉煮在锅里,泡沫少还不串味儿,土豆、蟹棒这些食材中的“易碎品”在锅里久煮不烂,汤汁煮多长时间都不浑浊……墨玉保健的独特功效让学刚陶醉了。吃了一次不过瘾,再去一次,累次三番下来,虽然吃不了几个钱,交通的不便和时间上的限制让学刚头疼不已,再加上这种以墨玉保健作用体验为主的的简单餐饮根本满足不了学刚这个“吃货”的胃口。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心里渐渐成型,玉石传统文化和墨玉保健特色餐饮是餐饮业的一个空白,为什么不在家乡开一家这样的饭店呢!
说干就干是学刚的性格,但要真正进入这个未知的领域,对于学刚这个思维缜密、行动严谨的人来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虽然自己可以算是个美食家,但是缺乏玉石的相关知识和餐饮业的从业经验,一切只能从零开始。这是差距,也是优势,在墨玉保健餐饮这个方面,不仅需要精通餐饮业的相关知识,更需要玉石和保健等方面的全面策划和布局。学刚开始了一次清徐餐饮业史上史无前例的拓荒探索之旅。
要发挥好玉石神奇的食疗保健作用,仅有热情是远远不够的。乔学刚利用自己在玉石方面学到的一些知识在省城一些玉石专家的帮助下开始了他的墨玉保健餐饮之旅。如何系统地挖掘墨玉的保健价值,实现合理的食材搭配,体现原材料营养与烹饪后的菜肴色香味的完美结合,制定出合理的菜谱,这无异于一次完全的创新。没有可借鉴的经验,没有成熟的菜品,一些曾经体验过的食材如何进行搭配优化。在不断的探索中,乔学刚越来越兴奋地发现,墨玉的食疗保健价值在自己的手中慢慢展现了出来。
除了涮锅之类的传统科目,墨玉改善水结构、能有效调理人体生理系统等特性渐渐被乔学刚挖掘利用起来。在店里吃住的一个服务员,经过短短几十天,皮肤明显变白了。用墨玉炒出来的普通鸡蛋,却有着像农家正宗土鸡蛋一样的色泽和香味,涮锅中很少见的猪肉出现在玉香斋墨玉保健火锅的菜谱中……附近一个常来的食客因为疑心玉香斋墨玉保健火锅的用料,自己特意从家里带来了食材,当场试用,结果口感和色泽与店里的毫无二致。
这次墨玉保健餐饮的探索过程也是乔学刚的学习过程。因为墨玉的保健作用,在墨玉保健火锅中更侧重食材的原汁原味,这也对食材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业后,学刚把自家地里种的菜搬进了餐厅,因为自己亲手种出来的菜,吃着更放心。
学刚感慨地说,其实墨玉实用于餐饮并不是一件新鲜事,早在我国古代,《神农本草经》、《唐本草》、《本草纲目》等医学巨著就阐明了墨玉的保健功效,现代科学也证明了墨玉可以改变水分子结构、促进人体健康的特性。不过将墨玉规模化地应用到商业餐饮中,还是没有先例的。
俗话说,黄金有价玉无价,要让人们都感受到墨玉的价值,乔学刚和他的玉香斋墨玉保健火锅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看他坚定的神态,是资深“吃货”发自内心的自信,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玉石文化给予的底气,相信假以时日,这小小的石头终将演绎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