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露节气的到来,也意味气温逐步下降,预示着秋天正逐渐走近。根据时节的特点,早晚温差大,人们需多加注意,让养生和健身更加科学。而白露以后,草木凝露,空气清润,是每年的健身佳期。
聪明健身合时宜
立秋后老年人就不要再吃寒凉食物,要早睡早起,注意“春捂秋冻”。与中老年人关心养生不同,年轻人则更喜欢“率性而为”,大运动量出一身汗,似乎这样才够过瘾。其实,能够动起来自然是好,但是科学健身、聪明健身更重要。根据这一时节的特点,有关专家给大家提出几点建议。
一是在运动时要防止感冒和损伤。由于秋季温差大,保暖就很重要。锻炼时最好带一件单衣,运动结束后披上预防感冒。在开始运动前,进行10分钟左右的准备活动很重要,可以做一些拉伸运动等。
二是运动强度不宜太大,应以“养气”为主。像爬山、健步走、太极拳、健身球、户外舞蹈、哑铃、健身气功、瑜伽等项目都十分适合,如健身气功·六字诀就具有调节心肺和免疫系统的功能。健身要因人而异合理安排运动量。
此外,在锻炼后要注意补充能量,但不宜吃高热量食物;在运动过程中,要适时适量补充盐水。每半小时至一小时进行一次水分的补充,要少量、缓慢、多次。另外,情绪调节也很重要。心理健康在体育锻炼中也至关重要,可以多参加户外运动,抒发一下情绪,让心情平和。健身只要动起来就很好,走路就是不错的选择;运动不可剧烈,以微微出汗为宜。
节气最适合做的运动
白露过后早晚气温低,白天气温高。特别是经过几场秋雨,气温有所下降,在经历了酷暑和湿闷后,人们倍感秋季的凉爽和舒适。宜人的秋季,也是锻炼身体的黄金季节,这里列出几种比较适宜秋天的健身运动。
慢跑
慢跑是一个很理想的秋季运动项目,能增强血液循环,改善心功能;改善脑的血液供应和脑细胞的氧供应,减轻脑动脉硬化,使大脑能正常地工作。跑步还能有效地刺激代谢,增加能量消耗,有助于减肥健美。对于老年人来说,跑步能大大减少由于不运动引起的肌肉萎缩及肥胖症;减少心肺功能衰老的现象;能降低胆固醇,减少动脉硬化,有助于延年益寿。近来,科学家还发现,坚持慢跑者得癌症的机会比较少。因此,无论是健康人还是病患者,都应多到户外去活动活动,多呼吸新鲜空气。秋高气爽正是走出家门,到大自然中去锻炼的大好时机。一天之中,人们如果有1—2个小时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其中抽出40分钟左右进行慢跑,不仅会少染疾病,体质也会增强,精力也会日益充沛起来。
登高
登高,一般就是指民间的爬山运动。作为一种体育锻炼,登高的保健作用是:能使肺通气量和肺活量增加,血液循环增强,脑血流量增加,小便酸度上升。秋日登高,由于气候的独特,气象要素的变化对人体生理机能还有些特殊的益处。登山时,随着高度在一定范围内的上升,大气中的氢离子和被称作“空气维生素”的负氧离子含量越来越多,加之气压降低,能促进人的生理功能发生一系列变化,对哮喘等疾病还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并能降低血糖,增高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秋日登高,温度变化最为频繁,这对人体健康本身是有益处的:使人的体温调节机制不断地处于紧张状态,从而提高人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中医上的“秋冻”也包含了这层意思)。当然,对年老体弱者,不可一味强调这种保健效果,登高时间要避开气温较低的早晨和傍晚,登高速度要缓慢,上下山时可通过增减衣服达到适应空气温度的目的。高血压、冠心病等患者更要量力而行,以防产生不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