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个子不高、披肩的黑发、健康的小麦肤色、有神的小眼睛、不太挺拔的鼻梁上架着个近几年来比较流行的黑框眼镜,给人极为清秀的感觉。这个看似弱不禁风的女孩,但靠着自己坚忍不拔的品格,扎根农村、服务群众,闯出了一片天地。她,就是故事的主人公——袁慧,马峪乡东石窖村的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理想·现实
2008年,袁慧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农学专业。通过努力,袁慧考上了村官,先后被任命为马峪乡东迎南风村党支部副书记和马峪乡西石窖村党支部副书记兼村委会副主任。到任后,看到村里的落后,这位在城里长大的孩子在心理上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窄窄的土路、破旧的房屋,村里的青年大都外出打工,村里只留下小孩和老人靠种一些地来维持生活,整个村庄一片死气沉沉,没有一丝活力。她想用自己的学识和努力来帮助村民们摆脱贫困。但是,现实并不是她想象的那么简单。由于村子多年的落后状态,村民的闭塞守旧的心理,对袁慧一些“新奇”的农业新技术、新经验并不认可。有着多年农业“实战”经验的村民们不认可这个“外来妹”的做法,甚至在一些方面排斥。袁慧没有泄气,还是一如既往地热情工作。一次,村里的果树生了害虫,村民们像往常一样给果树喷农药,农药喷了不少,却不见效果,袁慧多方查找原因,试用了一些当地不常见的“非正规”方法,在这个“小毛孩”的帮助下,害虫的问题很快就被解决了。这以后,村民们对袁慧的看法开始改变了,也逐渐肯定了这位大学生的能力,后来,只要遇到种植方面的问题,村民们都会请教这位年轻的“老师”。
◆付出·回报
“山路”崎岖,袁慧的工作也和她想象的完全不同。袁慧没有退却,义无返顾地干着她的事业。西石窖村的村子虽小,但事却不少,很多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就拿护林防火这件事来说,村里人多年的生活习惯,不拘小节的特点给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不少的麻烦,举明火、丢烟头的现象随处可见。总有人认为:多少年来俺们都是这样过来的,你个“小丫头片子”知道个甚!面对村民的不支持,袁慧并没有放弃,依然走家串户,一次一次悉心地为村民们讲解护林防火的知识,让村民们提高安全意识,保护自己的生命财产。她的诚心、耐心、细心感化了村民,她的付出渐渐得到了群众的认可,袁慧在村里开展的各项工作也就顺当起来了。城乡清洁工作中,这个纤弱的小女子带头拿着扫帚,一身土、一身汗,干得热火朝天。村里人看在眼里,感在心上,自觉地和袁慧干起来了,村民们像心疼自己家的孩子一样,总是多干一点,劝她多休息一会。大家觉得这个城里娃很实在也很能干,袁慧用真诚打动了西石窖村的每一位村民。
2011年11月第九届村两委换届中,袁慧在乡指导员的鼓励下,决心参加竞选马峪乡东石窖村的大学生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竞选。袁慧认真准备竞选资料,仔细研究村里的情况,积极地去东石窖村和村民们谈心,并且让他们了解自己关于对东石窖村未来发展的计划。因为东石窖村与西石窖村相隔不太远,袁慧在西石窖村出色的工作表现村民们也有所耳闻,村民也亲眼看到了这位年仅28岁女孩的魄力,相信这位女孩可以带领他们走向致富的道路。袁慧被东石窖村的村民们选为村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成为了大学生“一肩挑”村干部。村民的信任就是对袁慧几年来工作表现的巨大肯定,也鼓舞袁慧更加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的干劲。袁慧在选举成功之后激动地说“我很感谢村民们给我这个舞台,我会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不会辜负村民寄予的厚望,为他们谋得更多的利益。”
◆激情·未来
袁慧想为东石窖村的村民做的实在太多了。一直以来,东石窖村的人们就是挑水吃,遇到天旱的时候,还得去沟里担水,不仅水不够用,水质也无法保证。袁慧与县有关部门积极联系、谋划工程事宜,在她的来回奔波下,东石窖村饮水工程终于有了眉目,已经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实施中了。道路交通是村里的另一个大问题,前些年修建的道路早已破损陈旧、不堪重负,严重影响了群众的出行。在袁慧和村两委一班人的努力下,东石窖村被列为今年全县“户户通”工程的重点村。
其实,袁慧最大的“心病”是村里的穷,只有村民们的腰包鼓起来,才算给村里带来真正的实惠。袁慧对我们说:“村里的养殖散户很多,下一步,我们准备有计划地把他们集中起来,办起合作社,统一管理,争取上级的支持,形成一定的养殖规模。走在东石窖村的小路上,袁慧指着村上边的那一片荒山对我们说“:那是我们村里自己的山,目前我们正在根据我们村的土质鳞迭适合种植的果木,争取早日让这片荒山绿起来,让这片荒山成为老百姓的另一个‘钱袋子’。”
从她铿锵的语言、自信的神情,我们仿佛感到,渐渐暖和起来的山中空气中飘着春天的气息,它就围绕在我们的身边,也在这个古老的山村里、在这片大山中欢乐地奔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