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清徐”新业态小荷初露
——我县推进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侧记
作者:陈宏健 郭昕怡 时间:2016-07-18 次数:232 语音阅读:
去年6月我县被国家商务部确定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将示范县创建工作作为当前经济下行、传统产业市场需求不足的背景下,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一种重要举措,围绕“消费品下乡、农产品进城”,扎实推进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着力打造“互联网+清徐”新业态。据初步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县电子商务交易额2.8亿元,同比增长30%,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7000万元,同比增长40%,农特产品网络销售额(外销)达到2000万元,同比增长30%。
搭好“大舞台”
搭建了基本的组织框架,即“一个中心、两个基地”。一个中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配套建设线下特色产品展示中心。确定乐村淘为主体运营企业,全面负责我县农村电商运营工作。线下特色产品展示中心集中展示清徐特色产品,实现线上线下融合营销。目前,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线下特色产品展示中心已建成投入运营。今年3月初投入使用以来,共计接待全国各地参观考察人员近2000人。两个基地:一是县级电商培训基地及创新创业孵化园已建成投入运营,为大学生村官、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社会创业青年等提供电子商务知识培训,为中小网商、网络公司、创业青年等提供创业环境。二是依托县职教中心600㎡实训基地,面向大众开展电商知识普及培训,已培训各类人员4000余人。
建成了一个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建设2000㎡县级物流仓储中心和200㎡配送中心,由县邮政公司、乐村淘投入运营。依托邮政公司、好朋友公司的配送网络资源,承担快递件、农特产品、日用品等县乡村双向物流配送工作,日均向乡村配送邮件500余件,向县外配送邮件70余件。
建立了较完备的物流配送体系。全县目前有A级物流企业13家,运输车辆237台,从业人员1109人,快递业务企业8家,配送网点897个(农村配送网点707个)。据不完全统计,快递企业日均向乡村配送约3600余件;出县产品日均配送700余件。主要产品包括醋、果蔬、枣、核桃、酒、杂粮等。
打通了农产品上行通道。依托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采集产品图片6000多张,引入我县22户知名企业的600多种产品,入驻四个月来,线上订货300余万元,向县外销售约100余万元。通过广泛宣传培训,个人网店销售农特产品势头良好。
升级改造了村级服务站点。已建立村级网点200多个,2015年完成了30个村级服务点“七个一”的标准化改造,2016上半年完成了40个村级服务点的改造工作。
“寻找合伙人”扩大朋友圈
我县出台了《清徐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实施细则》,设立电商专项资金2210万元,合理使用专项资金,充分发挥政府引导、资金撬动作用,截至目前,专项资金拨付312万元,社会各界在电商领域累计投资2060万元。“乐村淘”主推我县最具代表性的特色产品,乐村淘平台清徐特色馆目前已启动运营,食醋、杂粮等产品销售势头较好。京东商城通过本土企业好朋友村级便利店为其提供网络代销服务,目前已发展100多个村级站点。据初步统计,从2015年12月到2016年6月已实现销售额2000余万元。邮政公司利用“邮乐网”、“邮掌柜”自身电商平台代购代销,农村网点邮政业务布点50家。此外,苏宁云商、贡天下、京东与我县企业已开展线上合作销售。日前,我县正积极与京东、阿里电商平台对接,全力筹备开设清徐京东特色馆、阿里特色馆。
农民“触网”淘实惠
乐村淘公司电商营销模式与农村消费习惯比较契合,尤其是“乐6集”,使农民足不出户就感受到电商带来的实惠。运营一年来,向农村销售各类商品300余万元。其中,比较典型的有:新堡村服务点销售服装约10万元,张楚王村服务点销售冰箱10万余元,郝闫村服务点销售米面等12余万元。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