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暑降温小知识 作者: 时间:2016-07-06 次数:147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在高温高湿或强辐射热的气象条件下,人们长期在户外活动,就会导致人体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发生中暑。中暑是典型的气象过敏反应。产生中暑的因素除了气温外,还有湿度、日照、高温环境暴露时间、体制强弱、营养状况、水盐供给以及健康状况有关。
  一、中暑的几种临床表现
  1. 先兆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中一段时间后,出现轻微的头晕、头痛、耳鸣、眼花、口渴、全身无力及行走不稳。这种中暑短时间休息即可恢复。
  2. 轻症中暑:指除以上症状外,还发生体温升高,面色潮红,胸闷、皮肤干热,或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汗、血压下降、脉搏细弱等症状。
  3. 重症中暑:也称热衰竭,表现为:皮肤凉,过度出汗,恶心,呕吐,瞳孔扩大,腹部或肢体痉挛,脉搏快,常突然昏倒或大汗后抽搐、烦躁不安,口渴、尿少、昏迷甚至意识丧失等症状。
  二、中暑的预防
  中暑是夏季常见的急诊,加强预防可以大减少发病率,中暑的预防应注意几点:
  1. 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保证足够的睡眠以保持充沛的体能,并达到防暑目的。
  2. 科学合理的饮食。吃大量的蔬菜、水果及适量的动物蛋白质和脂肪,补充体能消耗。切忌节食。
  3. 做好防晒措施。室外活动要避免阳光直射头部,避免皮肤直接吸收辐射热,带好帽子、衣着宽松。
  4. 合理饮水。每日饮水3升至6升,以含氯化钠0.3%—0.5%为宜。饭前饭后以及大运动量前后避免大量饮水。
  三、出现中暑症状的处理
  1. 立即将病人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有利于散热。
  2. 补充水及电介质。
  3. 用风油精或清凉油涂于病人的头部太阳穴;口服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丸等药物。
  4. 重度中暑病人除以上3点处理外,应立即转送医院救治。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