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求学的游子踏上归乡的旅途,内心的澎湃不时涌动。从未离开过故乡的那片黄土,所以也从未有过归来时那样的激动与幸福。
李清照词曰:“雁字归时,月满西楼。”但是我想说,是因为归来本就是一种团聚,月圆与否,都已无关紧要。近乡情更怯。坐在疾驰的火车上,沿途的风景也变得格外地美好:一排排小树欢快地摇摆着头;黄土高原一抹又一抹的金灿灿招引着我们;沟与壑都似咧着嘴笑,用家人般的热情拥抱归来的游子;放羊的孩子望见驶过的列车,仿佛知道车上坐着远行后返乡的亲人,怔怔地目送我们走远。
太原站抵达,一只脚已经迈进了家门。才几个月没见,省城的马路又宽了,新增的公交,新开的店面,以及每个市民脸上洋溢着满足的微笑,我也深深融入了这样的和谐之中。我相信这种美好的意境将沿着滨河西路,一直延伸到三十公里之外的家乡——清徐。
我的家乡清徐是一个美好朴素而又充满朝气的不大不小的县城。说它小,是因为你可能只需两三天时间就能观赏完它的所有景点;说它大,是因为它承载了三十多万人民千百年的梦想与汗水。然而也正因为小所以民风朴素,其乐融融。
我爱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它在我心里,是那么神奇美好。它不像省城那样繁华喧闹,永远有着独属于自己的一份宁静与安逸;它不像其他名城一样人山人海,却也是遍布人间百态,颇有一番生活趣味。
抵达县城,走在夕阳映衬下的东湖旁,太阳在湖面露出了半边脸,微风一吹,波光粼粼的,把怡心园照得完美无瑕。这里有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已经屹立在那里两排柳树,从我的童年到我的少年,从少年到青年,他们就像保卫家园的战士一样坚定不移地守护着两旁的田野,不离不弃。在万物复苏的春日,一场细细的春雨过后,原本枯黄的枝条开始抽出一个个小嫩芽在风中摇曳,仿佛急于探出头来看世界的小生命一般,玩笑着,打闹着;到了四月,柳絮纷飞的日子里,置身其中,就有一种冬天雪花漫天飞舞的感觉了。漫步在这条小道上,竟突然想到鲁迅先生的一句名言: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我想这条小路就是这么来的。不知名的小草上,一滴露珠在阳光的照射下砰然坠落,各种生物都开始活动起来,蚂蚁忙着搬运食物,昆虫弹着背后的翅膀,一切都显得那么可爱。这里是适合悟禅的地方,悠悠的鸟叫声,早起迎接新一天的人与物,偶然发现一个蝉蜕之后留下的空壳,一切都归于自然。这是我真正向往的一种生活。再回想起明朗的早晨,与妈妈一起在湖边漫步,这里仿佛是一处人间天堂。回忆起这里的年年岁岁,岁岁年年,那个常常留恋其中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它却依然在那里,像一个等待游子归来的母亲般伫立在那里,静静地望着。
随着行李箱的应声落地,一切都归于梦里盼望的那样,家人团聚,说话声音也都变得哽咽。也许不论你身在何处,这么一个小家,不管有几个人,依然会是你无论如何都难以释怀的归宿。我们的小城如此可爱,我们的小家如此温馨,游子的离开虽久,家人的等待虽长,团聚,却也是毋庸置疑的最美好的结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