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追思 ——深切怀念著名书画家马泉先生 作者:焦树志 时间:2016-05-20 次数:260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他画过很多精彩的国画,也创作过不少的书法精品,但是他的一生却比任何一幅作品都要真实和感人;他一生都在执著和孜孜不倦追求着自己的艺术梦想。然而,这位一生都大写着坚强和豁达的人却在2016年4月5日,像白云一样驾着清风、迎着明月,飞向自己的理想天空,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初闻噩耗心情极为沉重,往昔马泉熟悉的音容和谈吐清晰烙在我的脑海中,仿佛昨日。马泉是新中国最早培养的美术人才,1953年就读于中央美院附中,196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同年进入北京中国画院(今北京画院)进修两年后,留院创作。受教于叶浅予、蒋兆和、刘凌沧、李可染、李苦禅、宗其香、吴光宇、郭传璋等国画大师,连续十一年系统的学习过中国画史论和技艺;深入过农村,工厂,部队与工农兵同吃同住同劳动,并去过全国和世界许多城市采风、写生、创作、讲学和举办画展。
  马泉有着深厚的艺术功底严谨的造型基础,加上其熟练的国画传统功夫和全面的艺术修养,使他有别于同龄画家而自成一格。他既能表现现实中的重大题材,又能将画笔转而游刃于丰富的历史题材上,从人物、山水到花卉、鸟兽等内容,几乎无不涉猎,并长于诗文、书法、篆刻。在现实中既能精于工笔,又能长于写意的国画家本不很多,而像他这样一专多能的就更为稀少。
  马泉对故乡清徐一直有着一份难以割舍的依恋。1994年,县罗贯中研究会成立,聘请马泉为顾问,他欣然接受并积极奔走,与中国文化促进会联系,使县罗研会顺利成为其集体会员,随后,他又研读了大量有关资料,创作了四尺整宣的彩色罗贯中坐像。在此作品的轰动效应下,山西省邮电局发行了整套《三国演义》纪念邮票。一时举国集邮界极为震撼,甚至波及世界。1999年,清徐县志编就,县志办拟定县志中印罗贯中插页,马泉又创作了罗贯中彩色坐像。
  1996年秋,清徐县教育界成立清徐教师书画研究会,邀马泉当顾问。马泉为研究会绘制了八尺整宣的王风雄狮图,并题了“高山起微尘,千里始足下”的条幅,鼓励故乡培养出更多的书画及各种栋梁之才。
  近年来,清徐县举办醋文化节、葡萄文化节,县文联书画协会举办书画展,每次举办,国家级著名画家的作品总是重头戏。马泉先后绘制和书写的作品有《葡萄蜜蜂图》、《葡萄黄猫蜜蜂图》、《清风翠竹图》、《清徐之光》等书画作品,他为题词的书籍有《清徐教育志》、《清徐县文史资料》、《石履山文集》等,并设计封面,多数作品在文联和文化馆珍藏,这些作品,若论艺术与经济价值,难以估量,但他都无偿奉献。
  2010年春,马泉因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经多次检查化验,发现身患恶疾,他坦然面对积极与病魔抗争,并积极筹备,于2013年8月20日在北京国家中央美术馆举办了从艺六十周年书画展。此次展出不仅是对马泉艺术历程的一次重温,更是艺术家对艺术生命精神的一次新的体悟,嘱托和检阅。展后,他将一部分大型书画作品无偿捐献给了国家。
  2015年10月25日,“艺苑奔驰——马泉书画著作展”在太原美术馆开幕。这次展览共展出马泉80幅书画著作,展后,马泉向山西画院、太原市文化局、太原美术馆、太原画院、清徐梗阳书画院捐献了书画著作,向山西省图书馆、太原市图书馆、清徐县图书馆等30多家单位、组织捐献了画册,以期可以在宣扬党的文艺政策,遍及美术教育和发展美术事业上尽绵薄之力……
  马泉的悄然离去,是清徐的一大损失。但他是幸福的,淡定安祥地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他是自豪的,数十年艺术生涯,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马泉虽然走了,但他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他不仅是一位卓有成就的书画家,而且还是一位不计名利、谦谦于世、实实在在、令人爱戴的好前辈。他的高贵品德和朴实的作风、精湛的画艺,以及坚苦卓绝、百折不挠追求艺术的精神,必将化为巨大的力量,激励着后人更加努力地工作、更加积极地生活。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