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会让你身心疲惫的心理习惯 作者:车莉萍转发译文 时间:2016-03-16 次数:159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你有进行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的习惯吗?你让自己变得更加自信吗?你应该做些什么?你着重于取悦他人,而不是追寻自己的梦想和让自己过上最好的生活?
  要了解你自己,最好的办法是注意那些不能帮助你积极思考的习惯。有了自觉的意识,并且每天注意改变旧的习惯,利用大脑具有神经可塑性的能力,你就可以你的头脑中建立新的、积极的情绪。
  一、感到愧疚
  内疚是我们在童年时代学到的一种情感:“碗里剩饭觉得是罪恶”;“打碎东西很不安”;或“母亲为了我花白了头发”……作为成年人,我们把这消息转化为内心的感觉,就像是我们永远都做得不够。当你有意伤害别人或违背根深蒂固的价值观时,愧疚是有用的。然而,过多的愧疚会削弱和带走我们生活中的快乐——不让你享受辛勤获得的快乐果实。研究表明只有一种愧疚是好的——对你做的不好的事情感到愧疚,这种愧疚感可以刺激你停止这种伤害的行为,并作出补偿。
  而那些于自己无益的愧疚,你要意识到你的想法不会伤害到别人——所以放弃这些愧疚感吧。
  二、认为你是个失败者
  我们大多数人都有一种失败的感觉,这种感觉是一种对我们自身和成就持否定态度的情感。如果你以一种失败者的视角来看待自己的人生,你就不会注意到自己的成就,或是把自己的成就给缩小。失败者的心态会阻止你努力。这种心态会在父母的批评中不断生根发芽。一旦这种心态发展,你的生活会伴随着这种心态,相信自己不会成功。
  克服失败者心态的第一步是认识到它的存在,但并不相信自己真的是失败者。每一个新的机会,都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并有机会从以前的错误中学习,和采取不同的行动。
  三、要成为一个完美主义者
  你经常会批评自己?你认为自己在任何方面做的都不够好,不能满足自己的标准?完美主义可能是由刚性的心态所导致的。它可能导致猜测、拖延,让你感到不堪重负,让你选择放弃。完美主义对你的身心都不健康:完美主义者更加容易患有抑郁或焦虑,更容易自杀;完美主义者也更容易患上慢性疲劳综合症或病症纤维肌痛。没有人可以一直做得很好。为了摆脱完美主义,你应该:
  摆脱“应该”,绝对化的思想。
  给自己信心去尝试。
  不再把错误看做是一场灾难。
  给自己的工作定一个时间限制。
  不要不断检查和重新检查你的工作。把注意力放在更大的图景上。
  四、带着遗憾生活
  遗憾是一种消极认知的情绪状态,是因为不好的结果而进行自我责备,是对于本来可以做好但没有完成的事情感到沮丧和悲伤,或者是希望能撤消你之前所做出的选择。遗憾的疼痛能让你重新调整,采取纠正行动,或寻求新的路径。
  要改变这一状况,你应该采取正念战略,将你的注意力集中在当下。冥想老师杰克·康菲尔德说,“每天早上我们都会重生。我们今天做的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五、消极地与他人进行对比
  我们常将自己与他人比较。比下有余时,我们会对自己的生活更加满足。而比上不足时,挫败感就油然而生。问题是我们永远不清楚在那些人表面下的生活究竟是怎么的。正如俗语所说,当你比较时,你是在拿你的真实情况和别人的表面生活相比较。比较让你感到很有压力,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情况。你应该拿现在的自己同上个月、去年的自己相比较,而不是去和别人比较。这类比较才会考虑你的个人情况和能力。
  六、取悦别人
  取悦别人的目的是希望大家喜欢你。浪费自己的时间、耗费精力和放弃自尊去取悦别人,是因为你过度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取悦他人是一种对同理心的滥用。仅仅因为你可以“感知”别人的感受,但并不意味着让他们感觉更好是你的责任。你总是有选择权的。想想让别人开心你需要付出什么代价,比如取悦别人可能会增加你的压力,让你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远。取悦他人也可能会适得其反,导致那些不理解的人对你产生反感。你应该给自己设置界限并学会对别人的要求说不,学会平衡其他人的需要与你自己的需求,同时你还要学会选择朋友,将那些总是要你帮他做这做那的人踢出你的生活。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