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盯目标补短板 创新转型拓空间 ——三论贯彻落实县委十三届九次全体会议暨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作者:本报评论员 时间:2016-03-09 次数:163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县委十三届九次全体会议暨全县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今后五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结构更合理,城镇功能更优化,生态环境更优美,人民生活更幸福,文化更加繁荣,治理体系更完善。我们必须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抓关键、补短板,着力解决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必须以创新的精神引领县域产业转型,拓展发展空间。
  推动经济发展,既应注重量的增长,更应注重质的提升。创新转型是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也是一个地区实现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清徐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处在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把创新转型这篇文章做新做好,是清徐当前最现实最紧迫的课题,也是清徐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所在。这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还涉及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以及党的建设各个方面。因此,全县上下必须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构建产业新体系,加快形成以创新为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紧盯目标补短板,创新转型拓空间,必须充分释放有效需求新潜能,培育发展新动力。要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创新产品和服务供给,以“互联网+”的方式积极培育消费新热点,以扩大服务消费为重点,促进消费增长和结构升级。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要发挥投资对增长的关键作用。扩大有效投资,优化投资结构,重点规划实施一批重大产业项目、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一批重大民生项目。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全面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方式,激发民间投资新活力。要发挥出口对增长的促进作用,提升传统优势产品竞争力,培育外贸新业态,推进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协调发展,形成新的出口优势。
  紧盯目标补短板,创新转型拓空间,必须统筹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着力构建产业新体系。要按照大企业引领、大项目带动、大园区承载的思路,坚持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并重、优化存量与扩大增量并举,通过引进增量、优化存量、完善配套、提升功能,加快实现提档升级,壮大县域经济实力。传统产业是当前支撑我县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是推动我县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现实基础。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我县产业发展未来方向、培育竞争力的关键行业,是支撑未来我县产业和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要牢牢抓住全省金融振兴战略部署纵深推进的机遇,向金融创新寻出路、要动能,加快发展金融业。要加强县城和徐沟中心商圈建设,鼓励支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向农村延伸,积极发展商贸流通业。要培育发展文化产业,加快发展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醋文化、葡萄文化、尧文化、贯中文化、晋商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的传承、展示、宣传、研讨、节庆活动为载体的文化会展业和文化创意产业。要围绕将我县打造成为太原都市圈乃至山西全省的旅游集散地和重要节点的目标,加快发展旅游业。要抓住列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机遇,结合产业结构和地方特色,加快发展“互联网+”新兴产业业态。
  紧盯目标补短板,创新转型拓空间,必须全力推进民营企业发展,激活创新创业活力。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活力和创造力,推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做优做强。优化和改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务环境、政策环境、法治环境和社会环境,依法划定政府与市场、企业、社会的权责边界,推广政府与社会合作建设模式,推动民间资本向基础设施、重大产业、社会民生等领域投资,培育民营经济成长沃土。
  紧盯目标补短板,创新转型拓空间,必须培育壮大醋产业,形成特色产业增长极。高起点谋划,建设醋产业园,配套政策资金,做大做强品牌优势。引导醋行业资源整合,兼并重组,形成大企业、大联盟,抱团发展,抢占行业制高点。深化院企、企企合作,加强科技创新,延伸醋产业调味、饮用、保健、医药等链条,提升核心竞争力。推行现代企业管理,以“互联网+”思维统筹谋划线上、线下两个市场,扩大国际国内市场份额,真正让“醋葫芦”变成“宝葫芦”。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