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几乎家家户户的厨房灶头都供奉着一尊神君,那就是灶王爷爷。在我的记忆深处,每逢春节将临的腊月二十三日,母亲便会和我们打招呼,这一天,谁也不许在灶王爷爷面前,随便说话,尤其不可说不恭敬的话。举家祭祀灶王爷爷的“盛事”,至今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那是1946年1月25日,农历乙酉年的腊月二十三,也就是一年一次送灶王爷爷上天的日子。那天吃罢早饭之后,母亲对我们说:“一会儿我们在厨房灶王爷爷面前摆上供献,祭祀灶王爷爷,你们也要将你们最心爱的吃食或最心爱的玩具一起摆放到供桌上,让灶王爷爷高兴,上了天多给咱家说好话,明年日子就会过得更好。”当时大姐已经出嫁,家里就是二姐和我们弟兄三人。二姐已经上了中学,读书多,见识广,我们都看着二姐,等着她说话。只见二姐对着母亲挤了挤狡黠的双眼,对着贴在灶角烟熏火燎得辩不清颜色和男女的灶王爷爷的像,快言快语地说:“就那么一张黑呼呼的偶像,知道个什么?还让我们供献他,我的好吃食还要自己吃勒!”哥哥抢着说:“我可舍不得把我的好东西送给了灶王爷爷。”我和小弟也高兴得直拍手叫好。
慈祥的母亲那天可是真生了二姐的气了,只见她对着二姐厉声说道:“我让你去省城上学,你这是长进了呀!今天是送灶王爷爷上天的日子,你怎么还敢说这样的话!”母亲一边说着话,一边喘着粗重的气息,脸也憋涨得通红。停了一下,仍然上气不接下气地说:“今天可不敢说不敬的话,让灶王爷爷听到,明年给我们降灾降难,那我们吃什么?穿什么?”哥哥对母亲说:“灶王爷爷究竟是个什么神仙,为什么我们都要对他说好话?”“还是我的恩儿讲道理。”妈听了哥哥的话,转怒为喜地说,“从前有一个好心人,从小就听父母亲的话,特别孝顺父母,爱护兄弟姐妹。每天上山打柴,回来就担水、烧火、扫院,一天也不歇息一会儿。有一次,不小心从山上摔下来死了,可因为他是既善良又孝顺的好人,就上了天,成了神仙。老天爷爷让他下到人间,监督人们的处人做事,腊月二十三再回到天上,给老天爷爷汇报人们的情况。谁要是做了善事好事,明年就让他过好日子;谁要是做了恶事歹事,明年就让他没吃没喝,遭灾受难。你们说在灶王爷爷面前,敢信口开河地讲话吗?”只见二姐顽皮地笑了笑说:“我刚才是专门逗趣,和妈开个玩笑嘛,那里是要对灶王爷爷不恭敬来。”母亲仍然不依不饶地说:“你刚才就是认真地说来嘛,还要这样嘻皮笑脸。”“啊呀我的妈呀,你可饶恕了我吧,我可再也不敢对灶王爷爷说这样的话了。”母亲抬起头来,看了看我们四个姐弟后继续说:“我的孩子是最听话,最讲道理的人,长大了是最有福气的人,以后一定要记住,不该说的话,不能随便乱说。二妮你快领上弟弟们寻找好东西去吧!”
回到屋里,二姐拿出新买的《鲁宾逊漂流记》,哥哥拿出他心爱的二踢脚,我将父亲才给我买的望远镜,弟弟拿出昨天攒下的一块蛋糕。我们一起去到厨房里,恭恭敬敬地摆放到供桌上。母亲将雪白的蒸馍和新买的大红枣、柿饼、核桃,还有要封住灶王爷爷的嘴,不让他上了天乱说乱道的麻糖、稀条、蜜棍棍,满满地摆了一桌子。一边比划着一边对我们说:“待我上了香后,大家都闭住眼睛,双手合十举在胸前,心里慢慢地想上一句让灶王爷爷高兴的话,祈福明年过上好日子,之后睁开眼,深深地作起揖来,每人点上一炷香,敬放到香炉里,然后恭恭敬敬地鞠一个躬。”我们就这样按照母亲的吩咐,祈福,上香,完成了送灶王爷爷上天的大事。
回到屋里,二姐问:“你们都向灶王爷爷说了些啥?”哥哥说:“明年,让我每次都考一百分。”我说:“我明年要上学去。”弟弟说:“我也要上学。”我拽住弟弟高兴地说:“二哥拉上你,咱俩一起去上学。”二姐高兴地说:“好!明年我们都上学!都要取得好成绩。”这时,只听到母亲在院子里喊:“快都出来大扫除!”于是,我们一齐向院子里跑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