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沈阳市故宫的南面,便是北洋政府时期张作霖及其长子张学良主政东北时期的官邸和私宅,即张氏帅府,又称“大帅府”或“少帅府”。始建于1914年的张氏帅府,占地5.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是迄今为止东北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名人故居。
帅府建在沈阳老城内,坐北朝南,是由东院、中院、西院和院外建筑等4部分组成的庞大建筑群。其中既有中国传统风格的四合院,水榭亭台的帅府花园,又有欧式风情的大青楼、边业银行、红楼群,以及中西合壁、小巧雅致的小青楼和赵四小姐楼。现修复对外开放的主要是中院和东院。整个建筑错落有致、交相辉映,1991年被列为我国优秀近代建筑群。府内的陈列与展览,全面记录了张氏父子鲜活的生活片断、叱咤风云的政治生涯及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
走近帅府,我们远远就望见广场上,那座张学良将军带着历史烽烟的高大雕像。这座雕像是2005年西安事变69周年纪念日落成的。将军雕像呈站姿,身着戎装,一手握皮带,一手下垂拿着手套,嘴唇紧闭,眼光深邃地望着远方,显得英姿飒爽,气宇轩昂。进入帅府的大门,向左一拐便是中院的正门,这是座三进四合院落,共有房屋74间,呈“目”字形。正门内有一座起脊挑檐的影壁,刻有“鸿禧”的汉白玉镶嵌在影壁正中。院中房屋青砖成瓦,飞檐兽吻挑脊,雕梁画栋,朱漆廊柱,石鼓柱基,石条台阶,方砖铺地,是砖木结构的仿清代王府式建筑。第一进院落,东边是内账房,专门掌管帅府的一切财政开支。西边是承启处,通报、禀告、引领来访的客人。
过了垂花仪门是第二进院落,这里是张作霖早期活动的场所。正房7间,分别是他的卧室、办公室、会客室及书房。办公用品按当年格局摆放,“张作霖”坐在太师椅上,伏案工作,这是按一比一的比例雕制的蜡像。看起来张大帅是一个其貌不扬、清瘦的小个子老头。听导游讲,张作霖只上过2年小学,绿林草寇,土匪出身。但却机警过人,精通养马之术,爱读书,重视传统文化,尤其喜欢古典书籍。经常让身边的侍从念给他听,耳闻目睹,受到了启迪。其书房挂有他手书的对联,“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及“智深须有忍,将勇贵能谋”等。张作霖戎马一生,马上得天下,对马倾注了特殊的感情,在院子里的墙壁上雕刻了许多马的装饰图案。体现了一个军阀的精气神,很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英雄气概。
三进院为帅府内宅,是夫人们居住之地。听导游介绍,张作霖一生娶了6位夫人,生有8男6女。原配夫人赵氏与张作霖同岁,生有1女2子,长子便是张学良。赵氏1912年病故,年仅38岁。继配夫人卢氏,生有2女,视张学良兄妹如己出,1974年病故。三夫人戴氏一身无后,后入佛门。四夫人许氏,生有儿女两双,我国海军副参谋长张学思为其所生,他是帅府中走出的唯一的共产党员。五夫人寿氏满族人,生有4子,1966年在台湾去世。六夫人马氏,生有1女,1975年在台湾病故。在6位夫人中,数五夫人寿氏最为能干,张作霖对其偏爱有加。西屋是张学良与原配夫人于凤至的新婚居室,现辟为《千古功臣——张学良将军业绩展》。整个展览分为6部分:关东骄子、主政东北、举步维艰、兵谏救国、辗转流迁、磊落余年。用大量照片和实物,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张学良将军不平凡的一生及对国家的特殊贡献。
东院主要建筑是大青楼,仿古罗马建筑,独立成院。假山门上刻有张作霖手书的“天理人心”匾额。据说,一次张作霖去天津的北洋军阀曹锟家里做客,对曹锟的西式小洋楼十分羡慕,对随从说:“回去咱也建个小洋楼!”大青楼于1922年建成,因用青砖砌成,故称“大青楼”,面积2460平方米。地下1层,地上3层,北与故宫凤凰楼相对,是当时奉天城里最高的两个建筑之一。
建成后,张氏父子从中院的四合院搬到这里办公、居住。一楼有张作霖的办公室、卧室、会客室、会议室、宴会厅,还有那间名扬四海的老虎厅。该厅原是会客室,因摆有两只东北虎的标本而得名,这里是张氏父子接待重要客人的地方。1929年1月10日,张学良以“阻挡新政、破坏统一”的罪名,下令将奉系元老杨宇霆、黑龙江省省长常荫槐在此处决,从而巩固了他在东北的统治地位。二楼有张学良的办公室,他和于凤至的卧室,还有会客厅及会议室。在原先最大的一间会客厅里,辟有张学良遗物展,陈列着他生前穿过的衣物、生活用品、玩具及生前所坐的轮椅。这是该馆工作人员通过与张学良的子女联系,从美国夏威夷专程征集来的。三楼为张作霖几位夫人居住。
大青楼是帅府的中心,是上世纪初左右东三省政局的枢纽,这里的许多重要决策、重大事件均与中国近代史紧密相连。期间历经两次直奉大战、张学良承接父业、东北易帜、处决杨常、南京政府任命张学良为东北边防军总司令长官、接受全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信印、武装调停中原大战等重大军事活动。可以说大青楼是中国现代历史的见证,从而使其声名远扬,四海皆知。
大青楼前边是小青楼,二层建筑,是张作霖为他最宠爱的五夫人寿氏所建的。1928年6月4日,日军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皇姑屯事件”。张作霖被炸身亡之后,停尸在二楼,享年54岁。机智能干,颇有心计的寿夫人力主对外保密,不发丧。她在一楼应对访客,处事不惊,蒙骗了前来打探消息的日本人,为张学良秘密回奉,维护大局稳定,赢得了时间。张学良对寿夫人非常尊重,亲切地称她为“五妈”。在东院的东北角建有一座关帝庙,据说张作霖非常崇拜关云长,经常前来朝拜,求他保佑。
出东院大门向东,便是“赵四小姐楼”。共二层,建筑面积428平方米,既有中国传统风格,又有欧式廊坊。内设会客厅、舞厅、起居室、书房、办公室、琴房等,现完全按当时赵一荻居住时陈设。室内以法式家具为主,尽显豪华气派,它的正名叫“赵一荻故居”。但赵四小姐在这里居住的时间并不长,九·一八事变后随张学良转战关内。西安事变后,她又随张学良从大陆到台湾,再到美国,陪这位传奇将军度过了寂寞无奈的余生,也谱写了一曲相濡以沫、忠贞不渝的爱情佳话。
最后,我衷心的祝愿张氏帅府这份珍贵的物质财富,能够与时俱进!祝愿张学良将军一生倡导的爱国、和平、统一的伟大思想与精神财富,得到发扬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