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湖街道始终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把惠民工作作为进一步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学习讨论落实活动的抓手,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制定,高质量要求,深入群众广泛调查,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各类问题,从2013年到2015年,道路修补工程、污水管道工程、路面硬化工程、楼院硬化、安装路灯及监控工程……34项惠民项目让21个社区变得越来越美,这一桩桩一件件,无不是群众期待和热盼的焦点工程,无不是百姓病诟多年终于解决的“老大难工程”。
——殚精竭虑,把准“服务”项目
为了把好事做好,东湖街道一班人下决心把资金花在“刀刃上”,把服务项目落在百姓呼声大、反响强烈的焦点问题上。
在项目选择上,他们采取“两上两下”的措施,即各社区要深入群众,征求百姓意见,并拿出方案上报,街道工委和街道办事处初步审核,不符合服务项目标准的提出意见,退回去重新上报。对于二度审核的项目,各社区要履行“四议两公开”程序。不允许拿一些不是群众瞩目的项目进行“搪塞”,比如有的社区上年的项目是安装健身器材,今年“以扫尾工程”继续上报,结果在街道都碰了钉子,要把钱集中起来解决一到两件大事。
为了“避嫌”,街道规定,在项目招标问题上,不允许街道、社区干部职工及其亲属参与,要通过公平、公正的方式,公开向社会招标,把惠民项目工程做成“明白”工程。东湖街道在“招标”中本着“严”字当头,街道分管领导、社区主要负责人及街道纪检、财政、民政等部门联手,对投标单位进行“会审”,中标的都是有资质、报价合理、质量高、口碑好的工队。
工程“质量关”是决定惠民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他们提出,对于惠民项目工程的质量要“严防死守”,每周一党政联席会上的第一项议程,就是社区下乡队员和包点干部要汇报工程进度,特别要对工程质量问题做出详细的汇报。每个下乡队员就是质量监理员,就是工队的工程监控器,东湖街道把“惠民项目”的实施及验收结果,直接作为部门和个人年终考核的一项“硬指标”。
——用心善治,提升“城市温度”
商业街多年来一直坑洼遍地,一脚浅两脚深,虽然此地“财旺”,但也没少被人诟病!这次,商业街道路改造不仅被列为“惠民重点工程”,而且,街道要把它打造为县城中心的“形象工程”,从2015年11月6日开工以后,工委书记赵四顺不论多忙,每天都要去工地走一趟,察看进度,指挥施工。经过20多天的奋战,商业街以其“光滑平坦”的漂亮形象赢得群众和商家的交口称赞。
“多少年了,这条路路面比院子里高,夏天雨水倒灌,冬天滑得像玻璃。现在好了,路通了,心情也舒畅了,就连我们这些老头儿老太太都愿意在门口闲坐了!”东湖社区北关东街的居民说。北关东街因为常年泥泞不堪,还造成群众上访,此次被列为“惠民工程”。“整修这条路花了老劲了,360米长5米多宽,硬是掘地挖走了1.5尺厚的路面,并更换了下水管,安装了三个检测井!”东湖社区的负责人说。
在社区惠民工程中,除了修桥补路,许多社区应居民的要求安装了监控设备。春苑社区在凤仪南街东一街安装了8个监控,没想到,安装不到2天,这条街上的一辆运输车上的电瓶就失窃了。失主找到社区调出监控,并及时报了警,事情很快有了结果,老百姓都说,小小监控器可是为社会治安立了大功呢!
醋都社区硬是把一片100多平米的垃圾场,改造成了四间房大小的“休闲驿站”,老百姓茶余饭后可以在这里下棋、打牌,甚至成立票儿班,开展一系列文化娱乐活动,受到了群众的高度评价。
市楼社区除了把群众反映强烈的市楼西街的下水问题解决掉,更受百姓欢迎的是他们建成了一个文娱活动室,成立了“西城文艺演出队”,不仅给本社区的居民演,活跃了居民的文化生活,还应邀去其他乡镇参加“消夏晚会”。
——生命脚印,扎实才见深度
东湖街道21个社区的34项工程,在年关前夕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在整个实施过程中,他们盯紧让每一分钱都花到了该花的地方,在每一个环节,都一直遵循以人为本、“一切为了群众”的核心宗旨,即便是在验收评议这个环节,他们也不怕麻烦、不怕得罪人,丝毫不手软,一点不放松。
办事处主任王卫民在验收时发现,南营片的育青南社区、旭升南社区和醋都社区都是安装了12个监控,他叫回工队的负责人了解情况,最终,让工队每个社区追加了8个监控,这下,南营片的三个社区的监控数量就达到60个。
除严格把关、自查自纠外,东湖街道还让各个社区居委会及时组织居民代表,对各自的惠民工程进行检查收验,直到把所有的评议和总结归档归集。
截至目前,东湖街办惠民工程共安装楼宇门29个,安装健身器材101套,安装摄像头151个,安装路灯64盏,发放节能灯21044个,硬化楼院3097平方米,硬化道路7944平方米。
编后语
东湖街道所实施的惠民工程中,有二十多年坑坑洼洼、一成不变的“商业街”的路面工程,有脏、乱、差俱全的“南二街路面”工程,有百姓叫苦连天、雨水倒灌进院子里的“北关东街”,也有由于下水管破裂、一年四季冰水浸淹的“市楼西街”……这一桩桩一件件,哪一件不是把事情做到了百姓的心坎上的?
东湖街道在惠民工程的实施中,让我们看到了“抓细”、“抓小”、“抓实”的精神,看到了工作的“精细化”、“人性化”和“及时化”,让百姓在项目落实的同时,找到了一种尊重感、认同感和归属感,这是惠民工程之外的重要收获。
何谓民声?就是人民群众拥护的、赞成的、高兴的、答应的。古而今,“声音之道,与政通矣”。可以说,凡祥和之音,皆本于声,发于情,系于德政。德政之正,正在凡举事,必先审民心然后可举。说到底,正是想民所想、急民所急、忧民所忧、乐民所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