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米花和炒豆豆 作者:张仲杰 时间:2016-01-22 次数:198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太平盛世,幸福生活,无论是商店的货架,还是家庭的橱柜,都不乏男女老少喜爱的美食。可在我们的少年时代,正生活在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日子里,要想得到点可口的小食品,那可真是奢望。唯一希冀的,就是每年腊月初一,依照风俗习惯制作的爆米花和炒豆豆。
  制作爆米花和炒豆豆,除了家里的铁锅和锅铲之外,首先就是需要有洁净的砂子。在我们清徐县的乡间,有两种砂子,一种是汾河砂,一种是白石河砂。我们街上的几个小朋友,在干旱的春天,一起相跟上步行三华里,去到离家较近的汾河边,将被河水涌到岸边纯正绵软的砂子,装在一个小口袋里,背回家来,为腊月里制作爆米花和炒豆豆使用。后来我们都到离家十华里的县城住高小,就会抽空到县城外的白石河里,取回既纯正又松散的白石河砂。汾河砂细软,在做爆米花时容易镶嵌在爆米花里,影响食用。白石河的砂子,较汾河砂坚实、沉重,颗粒分明,在制作爆米花时,只要用小锣子稍一筛动,砂子和爆米花就分离得一清二白干干净净,所以有条件时,还是采用白石河砂。没能力取回上述两种砂子的家庭,只好无奈地采用本村地里的砂土,那就逊色多了。砂子备好之后,最为重要的还要准备玉茭子和黄豆。母亲就会选择颗粒饱满的玉茭子和黄豆,放在畚箕里,先抬起前边,将玉茭子和黄豆溜到怀间,然后将畚箕向前倾斜,慢慢地让颗粒大的玉茭子和黄豆向前滚动,将最优质的挑选出来,溜到一个盆子里,准备上火炒作。
  腊月初一早饭后,母亲将灶火捅得火焰冒起,便将一只大铁锅安坐在火口上。将优质的砂子倒进锅里后便用铁铲不停地翻搅。这时,锅铲碰撞铁锅,发出“咝啦!咝啦!”的声音来,打破了屋里的沉闷,激起了心里的浪花。我和弟弟便会唱起心仪已久的儿歌来:“爆米花,爆米花,吃得脸上开了花。炒豆好,炒豆好,吃了炒豆长得高。”这时,母亲脸上也乐得开了花。砂子炒得烫手了,母亲就将黄豆倒进锅里一小碗。这时,比刚才搅动得快多了,在不停的搅动中,听到锅里有了黄豆爆裂的声音时,母亲就会用笊篱捞出少许,用手指捻动,如果黄豆能捻下皮来,放到嘴里嚼一下,有了炒香味时,母亲就会很快地用笊篱将黄豆舀到粗锣子里,来回筛动,将砂子全部筛干净,炒豆豆就做好了。
  我们手里握着还在烫手的炒豆豆,嘴里不停地嚼动着,仍然围在火台边,看母亲制作爆米花。只见母亲将少量的玉茭子,倒在铁锅里,用滚烫的砂子,将玉茭子全部埋住,迅急将锅盖盖上,用火炷将灶火的炉眼捅几下,火焰便高高的串起,整个大铁锅被熊熊的大火包围,转瞬间,只听到锅里发出“嘭叭!嘭叭!”的爆裂声,爆裂声响过之后,母亲揭开锅盖,那白白的爆米花便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仍然将爆米花用笊篱捞到锣子里,将砂子筛掉,爆米花便静静地躺在了一笸箩里。还有一种叫做“冻豆”的炒豆豆,那是在腊月初一的前一天,将煮熟的黄豆,放在院子里受冻,冻上一晚上的黄豆炒出来,尤其酥软,别有一番风味。我在太原国民师范学校上学时,每逢开学季,我班农村的同学,仍然会将爆米花与炒豆豆带到学校,同宿舍的同学们美滋滋地享受一次快乐。
  时过境迁,现在要吃爆米花,时不时地会有人带着爆米花机子,来小区院里为大家服务,只要将所需食材送过去,瞬间便会吃到香甜的爆米花和炒豆豆。其他食材,只要你爆炒一下,都会心满意足地办到。不差钱的国人,只要到商店或超市里去买,要什么有什么。快乐多多,美食多多。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