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榜样 精彩青春 —记集义乡大学生村官张新苗 作者:李晓雪 时间:2016-01-06 次数:257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创业虽艰辛,我心仍飞翔!”这是我县集义乡中辽西村大学生村官张新苗的一番感言,道出了他这些年创业的心路历程。
  张新苗,男,33岁,中共党员,2007年8月选聘为清徐县集义乡中辽西村大学生村官,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干事创业政策,先后成立了清徐县新苗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清徐县兴源农业有限公司,目前已形成一个“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社区”的创业模式,合作社带动周边350户葡萄种植户,公司解决75人就业,走出了一条大学生村官带领农民致富的创新道路。
  8年多的农村创业中,他从当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葡萄产业,带动当地的农户种植新品种每亩增收2000元,开展葡萄采摘乡村旅游,不断增加了农户的种植收入。在葡萄的种植技术中,他发现了葡萄二次结果技术,成功申报国家科技成果,增加了当地葡萄冬季采摘的空白,为当地农户种植开创了新渠道。
  在创业期间,他紧紧围绕国家支持大学毕业生回农村干事创业的政策,得到了当地农户的认可,同时也获得过农业部青联委员,山西杰出青年创业奖,山西最美村官,山西省大学生村官首届创业设计大赛一等奖,太原市五四青年奖章,太原市“农村青年科技创业标兵”等众多荣誉。
  同样种地,他种出了产业
  第一次捧起葡萄苗时,张新苗的心情复杂得难以形容。“咱终于要开始创业了。”2007年,山西省招考大学生村官,来自农村的张新苗决定回到农村去。“种地你也不懂,农村又苦,你一个大学生还是上乡里去吧,能提拔当干部呢。”听到村民这番话,张新苗觉得“很正常”。“他们也是好心,但我还是想干点事情。”
  张新苗的工作从走村串户开始。通过和村民拉家常,他很快了解到,中辽西村是一个以葡萄种植为主,辅以玉米、芦笋种植的农业村。但多年来,村民种植的都是最传统的巨峰葡萄,品种单一、老化,零卖,无法形成市场。收入上不去,村民的种植积极性也就上不去。“葡萄是本村主导产业,主产不兴何谈发展?”张新苗决定,从“葡萄”种植开始做文章。
  恰逢2007年7月1日国家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出台了鼓励创办合作社带领农民致富的政策。张新苗把《合作社法》烂熟于心后,果断决定创办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他四处打听学习,跑手续、注册,2007年10月,全市第一个大学生村官合作社——清徐县新苗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
  虽然得到了领导的支持,但村民对张新苗的想法始终半信半疑。他走访了全村80%以上的农户,耐心给他们讲政策、举例子。可最终加入合作社的只有5户,“还都是村干部”。
  张新苗并不气馁。他筹集了几千元启动资金,在村委会租了一间办公室,开始给农民搞葡萄种植培训。那段时间,张新苗只要得知哪里有农业技术培训,就一定会跑去学习。
  2009年11月,在一次农业技术培训会上,张新苗听说国家有“送教下乡”免费培训农民的政策。他立刻主动争取得到了这次机会,把专家请到村里的田间地头,手把手对村民进行指导。合作社的规模也借此契机由小到大,成员增加到69户。村里的葡萄种植面积从400亩发展到1600亩,辐射带动周边葡萄种植面积5000余亩。
  2013年太原到太谷的快速路通过合作社种植基地,为合作社发展休闲农业带来了机会,为此,新苗合作社扩大规模,规划实施标准化葡萄采摘园建设,流转土地100余亩,围绕全县休闲农业的规划,做大做强清徐葡萄产业,引进维多利亚、早黑宝、夏黑、秋红宝葡萄、黑巴拉多等新品种100亩,建设大棚12座,温室6座,葡萄长廊200米,游客接待中心300平方米,硬化道路300米,停车场100平方米。
  在过去几年来,合作社从帮助农民查询信息,印发种植材料,宣传国家政策,邀请专家到农村给农民培训,组织农户到外地交流学习,到现在流转土地创建示范园,注册品牌,申请无公害种植基地,帮助农民发展葡萄产业。合作社在统一新品种引进、统一新技术推广、统一品牌注册、统一农资购买、统一葡萄销售起到了积极作用,带动周边葡萄种植7000余亩。
  “原来,种菜还能这样种哇。我们种了一辈子田,还真不如这个年轻的学生娃。”透过当地农民质朴的话语,记者感悟到休闲农业发展带给他们的思考是全方位的。
  创业模式,他刷新了业态
  2012年3月,张新苗联合集义乡3名村官成立了清徐县兴源农业有限公司,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社区”的创业模式。他们开始探索在太原市社区开展平价果蔬直销的惠民运行模式,在一些社区试点示范中,他们把农业产业化运作模式作为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2013年他们开始规划建设冷库、仓储、分拣、加工、物流、直销的产业化运行模式。他们想出了开办社区平价果蔬直销店的点子。
  “我们拥有自己的基地,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优势。”张新苗说,“大学生村官和社区也比较好沟通,我们的创业项目刚好结合政府菜篮子工程,社区也愿意合作。”经过实地走访考察,张新苗发现,太原汇丰社区拥有上万居民,附近没有菜市场。他决定把这里作为流动车的第一站。下楼就能买到菜,让社区居民感到十分方便。
  “大学生村官”这个品牌也让他们放心。“在外面买一斤菜可能只有八两,在我们这买一斤就是一斤,这都是老百姓的原话。”张新苗笑道。就这样,流动车“试卖”大获成功,张新苗心里踏实了。
  经过几次试验,他决定在这里设立固定店面。短短半年时间里,张新苗的平价直销店已经遍布太原市30多家社区。他常常能接到社区邀请平价直销店进驻的电话。由于平价直销店太火爆,许多蔬菜商贩都跑去找社区负责人“告状”。“我们是个惠民工程,从基地直接拉过去肯定会便宜。”张新苗笑道,“咱的菜新鲜,又不缺斤短两,肯定受欢迎啊。”
  张新苗说创业没什么诀窍,唯一的办法是“踏踏实实”。目前,他们已经开展32家社区平价果蔬店,建设完成1000吨冷库,直接提供70多个就业岗位,每年让利社区居民226万元。2014年公司被评为市级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发展产业化道路,实现了农业收入增长。
  对于“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社区”的发展模式,他充满信心,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道路,实现富民强村,这个目标就在眼前,他清楚地认识到只要因地制宜、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结合当前的社会发展实际,做好一产联合二产、三产来实现经济的大增长已是必由之路。对未来的发展,他的思路是“一三互动,接二连三,增强产业支撑”。
  在农业种植方面,继续走科技农业、高效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道路,推广高效葡萄种植技术,使更多的农户受益,尝试葡萄蘑菇立体栽培技术,增加亩产收益。回收秸秆,加工蘑菇,走环保型、绿色化农业,做到绿色基地,有机产品,走循环农业模式。
  在市场销售方面,继续开拓市区平价菜店建设,方便社区居民买菜,另外在集义乡建设蔬菜批发市场,利用公司冷库仓储周转,调节农户种植结构,降低农户种植风险,提高农户种植信心,增加农户收益。
  站在新苗农庄的大门口,张新苗向记者诉说了他的想法:“我们年纪轻、有学历、闯劲足、观念新,有着创业创新的优势。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感到很幸运,有广阔的天地,有发展的舞台,有各级领导的支持,这几年的创业工作中经受了历练,总结了经验,取得了进步,我会戒骄戒躁,继续努力,扎实工作,要带领更多的群众创新创业、共同致富!”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