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份鲜菜价格上涨9.4%
受食品和非食品价格同比涨幅双扩大影响,11月份CPI同比涨幅比上月扩大了0.2个百分点。而在食品价格同比上涨中,蔬菜、肉类价格上涨是主要因素。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1月份鲜菜价格上涨9.4%,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28个百分点;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6.2%,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47个百分点。
同时,部分非食品价格同比也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上涨,推高了CPI同比涨幅。11月份,挂号诊疗费、家庭服务、公共汽车票、理发、洗浴等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6.6%、7.3%、6.1%、5.2%和5.0%。
菜肉价格将迎季节性上涨
业内专家认为,随着气温的进一步降低及年底需求的增加,菜肉价格将迎来季节性上涨。
山东寿光农产品物流园价格指数中心经理隋玉美说,12月份进入深冬,雨雪、雾霾天气增多,预计下月蔬菜价格会呈规律性上扬态势。
猪肉价格在连续两个月下跌后,也出现企稳略涨的态势。
未来CPI仍将保持低位运行
业内专家认为,虽然蔬菜、猪肉价格在12月份将呈现季节性上涨,但上涨动力不大、涨幅有限,因此CPI同比涨幅仍将维持低位运行。
同时,工业品价格下跌仍在持续,也将进一步降低最终消费品价格的上涨动力。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原油价格仍在低位震荡,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低位震荡下行,非食品价格缺乏上涨动力。“今年全年CPI预计平均涨幅在1.4%-1.5%,明年仍将在低位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