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统计局11月10日发布的CPI数据显示,猪肉、鲜蛋、鲜菜等食品价格环比明显回落,带动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下降0.3%,创下半年以来最大降幅;同比涨幅1.3%,较前一个月回落0.3个百分点。业内人士预计,未来CPI仍将保持低位运行,总体来看,今年物价平均涨幅将低于去年。
食品价格环比下降1%成CPI降幅主要原因
10月份,食品价格环比下降1%,是导致CPI环比呈半年以来最大降幅的主要原因。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分析,食品价格下降主要是受鲜活食品价格下降较多的影响。其中,蛋和猪肉价格环比分别下降6.9%和1.9%;10月份蔬果价格环比分别下降5.6%和0.5%。上述四项合计影响CPI环比下降0.32个百分点,甚至超过CPI环比总降幅。
在食品价格环比明显下降的影响下,CPI同比涨幅较上月明显回落了0.3个百分点。
而非食品部分商品价格则相对“坚挺”。从环比看,在冬装上市的季节性因素影响下,衣着价格环比上涨0.6%;受国内成品油调价影响,汽、柴油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8%和1.0%。从同比来看,烟酒及用品、衣着、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分别同比上涨3.8%、2.4%、2.2%,涨幅均超过食品价格。
未来物价涨幅低水平运行概率较大
今年1-10月份,CPI同比上涨近1.4%。业内人士预计,未来CPI仍将低位运行。
上海交大安泰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院执行院长陈宪认为,在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经济存在阶段性下行压力,部分领域产能过剩问题较为突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保持低位,总体看物价涨幅低水平运行的概率较大。
从具体商品看,山东省畜牧兽医信息中心专家认为,未来生猪价格仍有小幅下滑趋势,但跌幅不会太大,预计以稳中偏弱为主;进入冬季,鸡蛋消费开始回升,蛋价触底反弹,后市来看蛋价仍有一定回升空间。此外,进入11月份,天气变冷气温下降,各地蔬菜成熟周期加长,预计未来蔬菜价格将有所回升。(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