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沉人生 作者:郭星宇 时间:2015-11-04 次数:248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一位大学同窗毕业后去当特勤,过了没几天忽然接到通知让他去守单位大门。后来他每每给我打电话提起此事都长吁短叹,感叹这份工作实在无趣,又没有前途可言。但是现在找工作如此不易,又不能痛下决心去辞掉这份工作重新开始。
  还有一位同学去北京发展,刚开始混迹于各大传媒公司,跳槽了几次之后进了某当红艺人的工作室,每天接触的都是圈内大牌、精英团队。上次和他联系他已手握不少资源,在更新换代非常之快的娱乐圈站稳了脚跟,前景一片光明。
  同一学校走出来的两人,现状却南辕北辙,一个犹如一汪湖水生活波澜不惊,一个看似风生水起前途无可限量。但是我们在群里面聊天的时候,当特勤的同学语气是极其明快的,生活的烦心事很少,依旧像学生时代我们身边的那个开心果一样;而已经成为我们这群人里面佼佼者的那位朋友却改变了不少,语气显得很消极,他说他每天就像戴着一张面具见人,要不是在家人和朋友面前做回自己,都要忘记自己原本是什么模样的了。
  话到这里,他们两人各自的现状究竟算好算坏呢?结论恐怕不是那么一目了然。我们离开学校时间不算太长,工作不顺的人,你能说他一辈子就这样怀才不遇了吗?并不能。他只是没有遇上好的时机,还需要一点时间来认清自己、找准方向,但他仍旧年轻。后者虽然事业蒸蒸日上,但他才刚刚开始,还有很长的人生和未知的体验在前路等待,却已有了厌烦情绪,从长远来看是极其不利的。
  在常人的认知里,好像一个人非要在当下干出一番事业才能得到他人的青睐和肯定,所以他们沉不下心去积淀,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所以有些人成功了,但更多的人却事与愿违。而那些成功之人,也并不见得会有多大满足。有一个段子,说跟随我们一生的阴影,是别人家的孩子。虽是博人一笑,但仔细想来却不无道理。我们身边总是会有一些比较对象,社会的压力、周围的眼光都是逼迫我们前行的“动力”,但这些“动力”的来源并不是我们自身。是非理性我们暂且不提,单说它的坚实程度,一旦一个人取得一点满足,他所依持的这些“动力”怕就很容易失去支撑了吧;而如果他不幸碰壁,所受的打击也要被放大很多,更难走出阴霾。
  在漫漫历史长河里,个体的一生犹如白驹过隙,实在微不足道。但是量的不断积累,方才呈现出我们如今看到的世界。自然的演变、体系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这些都只能靠时间的厚度来积淀,非单人之力可以一锤定音;而那些在历史卷轴中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人,他们的经历我们却能一目了然。我们读史,发现很多人都是老有所成,即使那些年轻有为之人,中间也不无失意的几年。然而这些人不管人生道路怎么选择,人生当口是什么际遇,信念是不会改变的,所以他们浮沉一生,始终愿意为理想而等待。但是这种耐性现在正在迅速消解,大多数人变得浮躁,留不出时间提升自己,所以心理病现代病泛滥。我们如今已经过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但也绝不能盲目进取,这样终会得不偿失。
  有句话说得好,一个人不可能永远登在高处,也不会永远停在谷底。的确,人的一生就是在浮浮沉沉间走过,得意之人,一不留神,就会踩入陷阱;失意之人,若肯努力,也可时来运转。恰应了古语所云:“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所以为人要豁达,切勿计较一时间的得失,珍惜当下,厚积薄发,方是处世之道。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