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母文 作者:马笑梅 时间:2015-10-23 次数:502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公元二〇一五年农历八月二十二日,一辈子性格刚强的母亲永远离开了我们,完成了她人生舞台的完美谢幕,享年八十二岁。最最牵挂我们的母亲突然辞世,令她的儿女们猝不及防,更寸断肝肠。明天,农历九月十二日是母亲的生日。谨以此文,祭奠母亲。
  苦难童年
  母亲出生于1934年,当时的中国战乱不堪,年幼的母亲尝尽了衣食无着的艰辛。那时候,母亲家家境贫困,家里的生活主要靠种植杏和葡萄维持。每到水果成熟的季节,年幼的母亲就会到离家几里外的山上看管葡萄,那里时常有野狼从不远处的山脚下走过,母亲总会给我们讲起那段令她毛骨悚然的经历;很多时候母亲还需要挑起和自己体重相当的两箩筐葡萄走几十里路去县城叫卖,以换取食物。有时外婆也会让母亲把家里的衣物带到城里去换粮食,黄昏时分,裹着小脚的外婆就会在村口遥望着她。当看到她手中拿着粮食归来时,母女二人便会抱着大哭,哭没有了过冬的衣裳;当看到她手中仍拿着衣物归来时,母女二人仍会抱着痛哭,哭没有了全家老小度日的食粮。当时,清源是国民党统治的第二战区,战火纷飞,兵荒马乱,母亲就这样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度过了她担惊受怕、忍饥挨饿的童年。
  艰辛中年
  十六岁那年,母亲出嫁了。可父亲家的生活依然穷困,家里依然是缺衣少食。不久,区里有领导来家里动员父亲去参加革命,父亲征求母亲的意见,深明大义的母亲毅然同意。从此,母亲一人承担起了整个家庭的家务和生计,多次放弃了外出参加工作的机会,在大队里像个男劳力一样干活,回家照顾老人、抚养我们,一生都毫无怨言。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母亲把家里不多的食物留给了我们,还留给她认为天一样的丈夫,自己却不舍得吃。1986年,母亲被查出患上了乳腺癌。当时家里还有尚未娶亲的二哥,正在上学的我和妹妹。那时的乳腺癌治愈率极低,这样巨大的不幸,令同样坚强的父亲也曾偷偷哭泣,但母亲仍然顽强地战胜了病魔。就在母亲术后放化疗期间,我和妹妹同时患上了麻疹,家里还要张罗着给二哥娶媳妇,这么多的事情赶在一起,母亲不放心她的孩子们,硬是拖着虚弱的身体,不顾医生劝阻,晚上偷偷地跑回几十公里以外的家。
  母亲给予我们和整个家庭的爱,已不能用言语形容,让她的孩子们今天忆起,更是泪雨涟涟。
  幸福晚年
  2005年3月,多病的父亲去世。虽然这对母亲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但那时儿女们业已全部成家,母亲终于可以安享晚年。母亲是个开朗的人,喜欢旅游。于是,家里的儿女们,不管谁外出游玩,总是想着带上母亲,特别是大哥和妹妹,哪怕是去晋祠看看花展,甚或就是去马峪的农家乐,也不忘带上母亲。母亲总是会和我们快乐地絮叨,她坐过几回飞机,去过哪些地方,看过什么景点,孩子一样满足的表情时常挂在母亲的脸上。母亲是个豁达的人,喜欢美食,尤其爱吃肉。于是,每隔几天,她辛苦养育的儿女们就会带着她去吃她爱吃的“盘盘碟碟”,给母亲点她最爱吃的红烧肉、鱼香肉丝、过油肉……每次吃完,母亲都会像个美食家一样去点评一番,她的众多儿女、孙辈则会众星捧月般把她围在中间,那份幸福是母亲的,但——更是我们的。母亲是个乐观的人,晚年的母亲喜欢唱秧歌闹票儿。于是,她的儿女们就会尽一切可能满足她的心愿,买梆子买锣,接送她去迎宪、去西谷、去黑城营,这时的母亲自豪地像个将军,倒全然忘记孩子们的孝顺正是她对我们言传身教的成果。母亲是个有爱的人,母亲的招牌菜是“王氏蛋卷”,逢年过节,勤快的她总会自己亲自动手,做上几大锅蛋卷,去送给她的“亲的、近的”。每次听到别人夸她的蛋卷好吃时,母亲的脸上总会是满满的欢笑。母亲也是一个明理的人,晚年更是明理到她一生的极致。大字都不识几个的母亲,总在和我们说:“老人说,八十四,省(xing)了事。还真是这样啊!”在家时,母亲一个人乐观地照料着自己的日常起居,尽量不用我们帮忙,总是说“你们都忙”。在外时,母亲和周围的邻居、票友们和睦相处。母亲常教导我们的话就是:“人敬你一尺,你敬人一丈”,“和人相处,要以心待人”,“宁可人吃咱的,不能咱吃人的”……母亲的晚年幸福美满,她老人家的幸福也是我们儿女的幸福,是我们全家的幸福。
  现在,母亲走了,没有累我们一天,甚至是一分钟都没有!母亲一生性强自理,活着不给她的儿女们添累,走时也为她的孩子们着想,竟不最后再给我们一点点尽孝的机会,哪怕是一点端水喂饭的机会都不再给,徒留下她哭做一团的孩子们……地上,少了一个母亲;天上,多了一颗星星。
  安息吧,母亲!您和父亲的教诲我们不会忘记,我们还将传承。您和父亲留给我们的相同血脉,我们六个儿女不会割断,我们也将传承。您,放心地去往天国,去和父亲团聚,去找您一直觉得是天一样的丈夫,你的老汉!
  从今天起,您辛苦养育的六个儿女会用一生的时间去想您!
  母亲,一路走好!
  妈妈,请安息!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