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台秋浦河之游 作者:徐来 时间:2015-09-25 次数:145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石台县位于安徽省南部,介于旅游胜地黄山和佛教圣地九华山之间。总面积只有1403平方公里,人口11.1万。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是安徽省第二小县,这个县虽然很小,但是周边自然景观却非同一般,而且这里交通便利。这里还是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试点地区和特色农业示范县。
  对石台县的了解,我们只知道这里有著名的原始生态园林区牯牛降,还有令人神往的蓬莱仙洞,至于其他零星景点的了解,也仅只是从石台人口中方才得知。离县城不远处便有好几处值得一游的地方,秋浦漂流,百丈岩。石台属池州,车到池州仅只一个半小时,如果你有时间的话,花上一个星期,自石台向四边游览,则可游遍这片景区。除我已经说的几处景点外,还可游览四大佛教圣地之一九华山,也可登顶世界名山黄山。
  我们一行几人在石台街上闲荡,石台太小,没有几步走,就看完了石台。时间还有的是,询问当地人,他们告诉我们最近的有好几处好景点,一个是秋浦漂流,还有百丈岩。只要花上三五元钱,乘坐当地的三轮电动车,就能到达这两个景区。
  车道秋浦河,那清澈的河水,那碧蓝的天空,还有那阵阵清新的微风,直让你心醉。秋浦是李白诗中的熟客,我不记得他在秋浦写了多少诗,但是“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的诗句,却始终印在我的脑海里,或许我与愁字有缘的缘故吧,不过到达秋浦后,我终知道李白写此诗皆因此地很多景观均能入诗,难怪古人有“行尽秋浦都是诗”的传言呢。
  秋浦确实美,尤以秋浦河为美誉。秋浦河亦名云溪河,发源于李吴山(古属秋浦县,今归安徽省石台县珂田乡),至贵池杏花村杜坞入长江,全长180公里,从南向北穿镇而过。沿岸风光旖旎,景色迷人,这里有古石城遗址、昭明钓台、仰天堂等名胜古迹,是省级风景名胜区“秋浦仙境”主要组成部分。诗仙李白于唐天宝八载至上元二年(749-761)间曾“五到秋浦”,留下了45首瑰丽的诗篇和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秋浦歌十七首》已成为秋浦仙境之魂。其十诗云:“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君莫向秋浦,猿声碎客心。”秋浦也因李白而名扬天下。历代名人骚客也纷纷踏踪而来,寻幽访胜,留下了无数诗文佳作,美丽的秋浦河也被誉为“流淌着诗的河”。所以,我一踏上这秋浦之岸,立刻觉得秋浦并不因李白而美,因为秋浦自身就美得让你无所适从,美得让你眼睛不知从哪里看起,我们一行人硬是站在秋浦河边呆愣了一番,决定还是先从索绳桥过去,再下桥入到秋浦河。
  索绳桥之所以称索绳桥,是因为这种桥都是有绳索串接而成,悬挂在河两岸上,走起来得用点心思。我早就走过,只要下脚轻巧,用力得当,过桥就很顺当。秋浦索桥很长,估计最少长有30米,这桥很美,比后来在牯牛降的索绳桥不知要好看多少,桥上是各色彩旗,桥下水流潺潺,清澈见底,这索绳桥也成为秋浦河上不可多得的一道绚丽的风景线。不过我走在桥上却无法领略这样的美,因为我实在没有这个胆量,桥可是左右两边摇荡着,我也只能双手拉住索绳,身体才敢侧身观看,走过索绳桥后,想想也真带劲。
  过桥,再顺秋浦河岸行走,眼前竟然涌出了“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感觉,远远地一只只龙舟泊在岸边,那翘起的龙首,似乎在遥望大龙湾,那河水湾流处,俨然一只大龙蜿蜒向前。龙舟上还有不少游客,估计是来观光的。秋浦河的漂流,在这个季节里我想是无法漂流的,河水已经不再能用“滔滔”来形容了。我怀疑,卷起裤脚,就能趟到对岸去。虽然远处还有那些供漂流用的皮划艇。
  再向前走,山峰连绵起伏,群峰间阳光自上向下穿透下来,映着河面,再加上那长长的木制板桥,青的山,绿的水,悠然流淌着的秋浦河,这一切的一切不就是一番完美的山水风景画吗?这个充满诗情画意,饱蘸水墨幽香的地方,足以让你产生无限遐想,宛如墨色成画,又似那般朦胧诗韵,卷吟其中……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