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一位好友说,某天,她在文源路醋都广场附近等出租车时,看到一位背着大包小包的打工者,操着一口四川话焦急地说些什么,好像是要去煤矿,结果等车等了一个小时没等到。好友问他原因,打工者说过去几辆出租车都不打表,要价贵,他不想“被宰”。
说起来也不是什么大事,但是,联想到近年来经常见到听到的因出租车司机的素质品性所引起的种种争端和问题,譬如拒载、宰客、服务态度差、车速过快、横冲直撞等等,我们就不得不问问,这样的出租车司机的素质与我们正在积极创建的文明城市的差距有多大。
这决非小题大做,“上纲上线”。众所周知,出租车司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城市建设中起的作用正日益凸显。或者,从某种意义上讲,出租车司机已经成为一个城市的“窗口”,他们的素质品性如何,直接影响到人们对这个城市的评判。
好的出租车司机,不仅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了解当地的地理、人文等基本情况,他就像一个导游,在你新到一个地方便能让你对这个地方有个大概的了解。更重要的是他们有热忱、真诚的待客态度。这热忱不仅仅是笑脸相迎,而且他们有城市“主人翁”意识,他们真正明白上车即是客的道理,无论这客是本地的还是远道而来的。他们嘘寒问暖,主动关心人,让人有如沐春风之感。
对于我们来说,一个城市是否真正文明,所要做好的事情有很多,但不可否认,出租车司机的素质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的相关职能部门是否应该对出租车司机的素质问题多过问,多把关?而我们的司机朋友是否更应该多增强一点主人翁意识,尤其是一些基本的职业素养和品德素养,工作时能多想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关乎着一个城市的形象?我们期待我们生活的城市里出租车司机能做得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