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推进清徐金融振兴实施方案》明确了我县实施金融强县战略的时间表、任务书。根据《实施方案》,我县将充分发挥多渠道融资作用,强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努力实现县域金融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巩固传统融资方式,拓宽新的融资渠道。充分发挥信贷融资主渠道作用,用足、用活、用好各类金融政策,及时跟踪各大银行信贷支持方向,紧密对接,争取授信规模扩大和审批权限下放,努力保持信贷市场繁荣。到2020年,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贷款余额比2014年增长80%,分别达到308亿元和243亿元;间接融资比2014年增长60%,直接融资比2014年增长180%。积极拓展融资领域,鼓励民间资本发起和参与设立各类基金,创新互联网金融、基金、众筹PPP等融资方式,积极支持规范的民间融资平台建设,充分挖掘民间资本潜力。加快险资入县,扩大保险资金在我县基础建设领域的投资,力争2020年,全社会融资总量比2014年增长90%。
——建立常态化项目对接机制,保障重大项目融资。加强项目策划,着力策划符合金融政策和产业发展方向、有竞争力的重大项目,做好项目论证,统筹解决可行性研究、资本金、环评、土地等方面问题;建立常态化银企对接机制,定期向金融机构推介、发布项目,以优质项目吸引资金;保障资金供给,各金融机构要认真研究清徐产业发展政策,围绕县委、县政府的战略部署,提前介入,及时跟进,为企业发展和项目推进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多管齐下,改善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发展专营金融机构,实行差异化监管,推行免评级的中小微企业授信快速处理机制,切实提高贷款审批和发放效率;优化信贷抵押登记制度,向中小微企业开放征信系统,扩大中小微企业抵押品范围,在大力推动信用贷款的基础上,推广车辆、仓单、林权、应收账款、知识产权等抵质押贷款,促进融资便利化;强化融资增信服务,扶持发展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设立并壮大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建立政银担企对接机制,合理放大担保授信倍数,完善担保贷款利率定价和保证金缴存机制,构建银担共担风险、平等互利的合作模式,建立中小微企业风险补偿基金,推广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为中小微企业增信;严格规范收费行为,清理各种不必要的资金“通道”和“过桥”环节,取消不合理收费,严禁扩大收费项目和提高收费标准,切实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加强帮扶指导,加强培训,帮助中小微企业提高自身素质,改善经营管理,健全财务制度,提高融资能力。
——提高涉农金融覆盖面,支持“三农”经济发展。积极推动“三农”信贷业务创新,统筹发挥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性金融的协同作用,提升金融服务水平。试点建立农村产权评估、收储、流转、处置服务平台,扩大农产品、农机具、林权等抵押物范围,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和农村土地经营收益权抵质押贷款,缓解农民抵押难、担保难。加大对特色农业、订单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的金融支持,提高“三农”贷款的可获得性;拓展“三农”融资渠道,引导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开展直接融资,支持农业企业开展农产品期货套期保值,改善风险管理;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村支付结算环境,在我县农村实现集小额取现、跨行转账、便民缴费和消费为一体的农村金融服务站全覆盖,加快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等各类新型支付方式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应用,进一步提升农村支付“村村通”水平。
——拓宽服务领域,发挥保险功能。推动商业保险全方位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支持保险机构加快发展养老、医疗、疾病等商业保险,大力拓展企业年金业务。支持保险机构在做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承办工作,实现全县全覆盖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城镇职工大病保险承办工作。鼓励政府以购买服务等方式,委托具有资质的保险机构开展养老、医疗保险经办服务。积极申报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鼓励符合条件的保险机构投资养老服务业。推动商业保险参与社会治理,探索建立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医疗、高危行业安全生产等地方性强制责任保险制度,加强对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的管理与运用,切实保障交通事故受害人权益;试点开展巨灾保险。建立巨灾保险制度,积极探索对地震、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农业旱灾等巨灾的保障模式;加快发展“三农”保险,将产业化程度高、对当地农业经济影响较大的地方特色农业纳入地方政策性保险试点。
推进清徐金融振兴路径之一
推进县域金融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到2020年,间接融资比2014年增长60%,直接融资比2014年增长180%
作者:常映红 时间:2015-08-31 次数:125 语音阅读: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