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老师好么?
孟老夫子从遥远的战国时期传来回音:“君子有三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马上有这样的反对声响起:“那是英才!如果当他‘回头一看,一群混蛋’时恐怕他也只能慨叹‘面对黑板,前途黑暗’喽!”
回望自己的为师经历,细数过往的点点滴滴,我让自己给出一个答案。十六年了,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光里有欢笑也不免伤痛,为他们我流过多少次泪连我也记不清了,有心寒委屈的,也有欣慰喜悦的,总的来说,如果需要给出一个结论,我必须很庆幸地承认我从这一职业中获得的幸福感越来越强,我越来越喜欢眼前的这些花儿与少年,多少次我都想发自内心地告诉他们——
我亲爱的弟子们,你们是人间四月天,你们是爱,是暖,是希望,你们明媚了我的双
眼!
凯。他是我带过的第一届学生,初为人师的我当上了他的六年级语文老师,之后又幸运地伴随着他升入了初中继续当他的初中语文老师。他很喜欢看书,也喜欢写文章,尤其是小诗,他也喜欢和我分享一些大家的美文,还会拿了他的作品请我赐教。他比较有个性,很多时刻都有自己的体察、思考与见解,属于那种不随波逐流的一类。记得他这样写我:“……吴老师走路时总是昂首挺胸,显得很是自信……”别的同学笔下基本是作文书上的“中国式教师”,而他起码有自己的观察与表达。除了阅读与写作外他还喜欢画画,由于我们是一个村的,他的父母与我的父母又交好,我还是他的班主任,他便在周末来我家和我学画画。考大学时他考取了石家庄的一所美术院校,毕业时他应聘到了北京一家服装设计公司。每每说到他发展不错时,他总是要深深感谢我当年对他的启蒙之恩,而我却真觉得受之有愧。几乎每年春节回家他都要来看看我,我们聊文学,聊艺术,我们也聊生活,聊八卦,我们像师生也像友人。据说学画画的人都很细心,别人我不知道,但他真的是。每次见面他都不忘给我带一份小礼物,且是知道我会喜欢的那种。去年他送我一套木心讲述陈丹青笔录的《文学回忆录》,今年他送我一本卢延光手绘的《百女图》本子,我真的很喜欢。前几日我们一家子去北京旅游他请我们吃饭,席间,我们聊得很欢畅,他建议我一定要让孩子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他指了指自己的脚踝,我注意到了他绑着的沙袋。“上大学时我爱上了运动进了校足球队踢了四年,工作后抽不出时间我就这样顺便来锻炼。”我笑着夸他工作生活健身三不耽误。我问他:“北漂辛苦吗?”他依旧阳光般地笑着:“放好心态慢慢就习惯了。”看着他精神倍好,我说:“这次见你更显年轻欸!”“有人以为我刚大学毕业还要给我介绍女朋友呢,呵呵!”他打趣。六年的北漂生活对于一介草民来说应该容易不到哪里,可他依然能保持这份积极乐观的阳光心态,真的是该为他点个赞!
豪。他是我现在的班长,是我带过的最全面发展的学生,也是迄今为止最让我崇拜的学生。他体育特牛:校运会上,100米第一,200米第一,跳远第一,他全包;几乎每次体育测试都拿满分;他成绩也倍棒:四百多名学生竞争他不出前五,常保一二;他责任心强,每次靠他做班里的事情他从不推脱且会负责任动脑筋地将它干好。逐渐我发现了他如此出类拔萃的秘诀:他是一个自控力特别强的人。看过一个说法,说蒋介石重庆谈判后高度评价毛泽东:“此人不可小瞧!听说他烟瘾很重,可这谈判的一天他竟能忍着不抽一根烟!如此的自制力,很可怕啊!”这话真假我们就不必花力气去考证了,但由此让我们认清一个问题却显而易见:卓越的人往往有超乎常人的自控力。从同学口中我知道他很爱打篮球,几乎每个周末都去打,可带他一年了,我见过几个同学活动时间常常出现在篮球场上,可他的身影从没有过,活动时间我看见的他只忙于两件事:或者忙班务或者忙学习。有如此自制力的人不卓越都难啊!他也很有主见,上次碰到他的哥哥(现在上大学,我以前做过他的语文老师),他跟我聊到他时说:“他很有自己的想法,几次想请人家吃饭人家都不去,常窝在家看书。”他还追求永不止步:在我看来他唯一的缺点就是字写得难看,虽然也认真。一次我给全班推荐一套字帖,只有四人报名,其中就有他。人们说:“一个老师最大的成功就是培养出了连自己都崇拜的学生。”面对他我一点都不敢自诩是我培养了他,我只是很庆幸我能逢着这么优秀的学生,我更想做的是择其善者而从之,让我在向他学习的同时成长为更好的自己,从而影响引导更多的人成为更好的他们,包括我的儿子,包括我的其他弟子。
还有你,善解人意的朋;你,关心集体的茜;你,自尊自强的欣;还有……
哦,感谢上帝,感谢他能安排我今生与你们这群美丽的花儿与阳光的少年同台,感谢如人间四月天的你们用爱,用暖,用希望,明媚了我的双眼!
